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9-10 10:13 在巧家县第三中学教师冉茂莹的办公室里,学生们的读书笔记总摊在办公桌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字字透着冉茂莹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学生的期许。自2008年站上讲台以来,这位扎根一线的教师始终以深耕课堂的坚守、精细育人的智慧和示范引领的担当,在巧家这片沃土上,书写下一段段动人的育人篇章。
“同学们,今天咱们不先背诗,先来听一首《苔》的合唱!”这样充满新意的开场,是冉茂莹语文课的常态。面对学生抱怨文言文难懂,她便把《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片段搬进课堂,用“名家解读”带学生读懂“诗句背后的故事”;领着学生玩“飞花令”、唱古诗词,还将《论语》里的典故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分组表演。课堂情景剧、辩论、演讲轮番上演,原本枯燥的“背诵任务”变成了学生眼中的“兴趣课题”。这份匠心终成回响:2012年以来,她带教班级的语文中考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全县前列,更让一批又一批孩子爱上了语文。
作为班主任,冉茂莹把教室打造成飘满书香的“成长沃土”。她创立“书香读书社”、设置“共享图书角”,就连“课前五分钟”也被她设计成古诗吟唱、演讲展示的小舞台。起初有学生不敢上台,她就轻声鼓励。渐渐地,曾经胆怯的孩子变得敢说敢演,班里不仅书香满溢,还洋溢着自信的气息。她还鼓励学生加入学生会锻炼能力,带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探访身边历史;指导学生参加“书香巧家”栏目录制,她的很多学生在各类演讲、朗诵比赛中屡获佳绩。
这种扎根于细节、着眼于长远的教育,在多年后迎来了最真挚的回响。今年6月,已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入职中国电建的杜兴勇专程回校看望冉老师,一句“遇到您是我的荣幸”,让她瞬间眼眶湿润。2015年,杜兴勇刚入班时成绩并不突出,冉老师一句“必须进入前20名”的鞭策,成了他求学路上的动力。后来,杜兴勇考入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电建工作。回校分享时,他说:“别人走到天安门只要18分钟,我们却可能需要18年。但读书能为我们搭起阶梯、铺平道路,最终带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刚教书时,是老教师‘手把手’带我的,现在我要把这种传统传承下去。”冉茂莹多次赴外地培训,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教学日常;她主动承担校级培训和送教下乡任务,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在阅读推广领域,她更是大家公认的“领航者”,2023年获“朗读之星”,2024年被评为昭通市“书香教师”,还多次在演讲、诵读比赛中获奖。
从教十七载,冉茂莹获多项荣誉:2022年获评“县级骨干教师”,2024年获评“市级骨干教师”,2025年又获评“省级骨干教师”……可在她心里,最珍贵的不是奖状。她常说,从事教育事业要揣着对学生的“爱心”、对教学的“匠心”、对教育的“初心”。
今年的教师节,冉茂莹的愿望依旧简单:“继续把课上好,把班带好,陪着孩子们在书香里慢慢长大。”
通讯员:颜 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