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丨踽踽行过落雨的时光

 2025-08-23 11:41  来源:昭通新闻网

夏日的午后,一场瓢泼暴雨刚过,天空仍淅淅沥沥地下着中雨,阴沉沉,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家里闷热难耐,我看着窗外的雨发怔,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何不冒雨去公园散散步?于是取了伞,换上可任意踩水的沙滩鞋出门了。

街道上积了很深的水!我把裤腿卷得老高,双脚踏水前行,四溅的水花,让我重温了孩提时代的玩水之乐。漫步公园,天上的雨点和夹道两旁树叶积攒的雨滴,断断续续地敲打在我紫色的伞面上,发出如鼓点般“叮叮咚咚”的声响。花草树木都被冲洗得一尘不染,满园一派清新的翠色,甚是令人欢喜。

我又想起昨晚的那场3人聚会,想起我那位当校长的朋友,想起她的故事。昨晚她走后,她的故事就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朋友7岁时,母亲病故,留下她和哥哥姐姐。父亲续了弦,后妈对他们兄妹3人极为冷漠苛刻,她年近60岁的姐姐至今仍常在噩梦中因后妈的打骂而哭醒。听她讲述姐姐在后母的苛待下长大的经历,我们三人都不禁湿了眼眶。

上小学时,朋友常因要完成后妈分派的农活而迟到。每次听到她弱弱的一声“报告”,老师都会拉开门,示意她赶紧进教室。有一次,她迟到了将近一节课,老师开门迎她时,她窘迫、委屈、沮丧,哭着对老师说自己不想读书了,老师拍拍她稚嫩的肩膀,安慰道:“没事没事,你能坚持来上学,我已经很高兴了。迟到没关系,快进去坐好。”

那时的冬天非常冷,雪凌很大,每间教室都要烧一个大火炉取暖。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交5角集资买煤炭,她却始终不敢向家里开口,一直没能交上,可她的座位却总在火炉旁。多年后,她成为了一名教师,心里一直铭记小学老师给予的温暖,善待着她的每一位学生。

她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却从不敢向任何人问起。她也曾试着写过母亲,可每次提笔总是控制不住眼泪。直到工作后,在叔叔家看到一张家庭大合影,她从中认出了母亲。刹那间,积压心底多年的委屈如潮水决堤,化作一串串断线的泪珠,不断从脸颊滑落。那晚,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母亲向她跑来,她哭着奔向母亲的怀抱时,梦居然醒了!

刚到婆家时,她第一次煮饭就把糯米误当大米煮了,小心翼翼地向婆婆坦白自己的疏忽。婆婆温和地说:“没事,我们很久没吃糯米饭了,正想吃一顿呢!”平常一家人吃饭,只要她随口说一句诸如“不知道这几天新洋芋上市没有”或“这段时间的嫩苞谷甜得很”之类的话,下一顿的餐桌上,婆婆准会端出这些时令吃食。

朋友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务,公婆却非常理解,全力为她做好后勤保障,不让她分心。有一次,朋友刚上完一堂公开示范课,窗外正雷雨交加,她走出教室,看见公婆早已在门口等候——他们是专程来为她送伞的。朋友顿时热泪盈眶。

我常想,她能够成为“名师”“教育名家”,既源于她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取,也离不开童年时期遇到的那位小学老师,更得益于婆家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如今,朋友已是一校之长。她每天5时40分起床,6时40分到校,6时50分检查食堂的蔬菜情况后,回办公室看半小时的书,7时25分准时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之后还会绕教室巡视一圈,细心观察学生们的言行举止,若发现问题便及时纠正。家长对她说:“自从你当了校长,再也没有学生抄作业了。”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最喜欢的人是我们的校长老师。”

多年过去,她早已说服哥哥姐姐放下怨恨,原谅了后妈。她给哥哥姐姐讲述舜帝以孝感天的故事,劝他们以宽容取代怨恨,不要以恶制恶,否则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

她的故事让我和另一位友人几次停箸泪目。朋友的童年是不幸的,可她又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善良的小学老师,拥有美满的婚姻与家庭,还有温暖、善解人意、默默支持她的公婆。

我始终相信,这世间唯有爱才是最好的救赎。

我想起前段时间在一本书上读到的一段话:以德报怨并非懦弱屈服,也非道德绑架,而是主动以智慧观照怨敌的愚痴,从而生起悲悯。愤怒的瞬间,人便已在地狱;心怀慈悲时,心就处在净土。

我们共同举杯,庆祝彼此都已走出生命中的雪山与沼泽,前路正是“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小桂,你一个人散步呀?”迎面而来的招呼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抬头应答时,才发觉雨已经停了。天边的一朵白云正在重重黑云的包围中挣扎着、翻滚着。终于,它挣脱了,悠悠地飘走了。

我在心底默默哼起那首老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作者:桂世翠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