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党的建设|风雨突围 确保“零伤亡” ——小坝村党总支鏖战洪灾纪实

 2025-08-19 10: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铲车轰鸣,铁锹挥舞。在洪水退去后的威信县扎西镇小坝村,50余名党员、村民和志愿者正在泥泞中奋力清淤、消杀。熟悉的烟火气正逐渐回归这片刚刚经历浩劫的土地。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雨夜:42户118人在洪水中命悬一线。

预警前置,闻令而动筑防线

汛情未至,预警先行。7月8日14时20分,接到威信县气象局冰雹橙色预警后,小坝村“两委”便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通知各村民小组密切关注雨情变化,提前绷紧防汛之弦。

当晚10时起,小雨骤然升级为暴雨、大暴雨。10时30分,夹杂着泥沙的洪水轰然涌入村委会办公楼。灾情就是冲锋号!村“两委”迅速向扎西镇党委汇报,同时分组对切坡建房户、临崖临沟住户等危险地段的住户展开拉网式排查。此时,外部道路已中断,唯有先自救!

星夜驰援,血肉之躯架起“生命桥”

次日凌晨0时30分,小坝村党总支迅速集结核心力量:7名村干部、4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和16名村民小组长,组成3支应急突击队。他们冒着暴雨在漆黑与泥泞中挨家挨户地敲门、高声呼喊,拼尽全力引导低洼地带村民向高处转移。

险情步步紧逼。低洼区域水位快速上升,通信中断,道路被淹。凌晨1时30分,小坝村党总支书记杨冰得知3名七旬老人被困家中后,立即与村委会副主任钱安宝及2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组成救援小队,蹚着齐腰深的急流艰难行进。10分钟后,成功救出3名受困老人!

洪峰搏命,孤岛中的生死接力

凌晨5时,灾情进一步加重。坪上、中坝、湾头3个村民小组区域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树木折断、电线杆倾倒……3支早已疲惫不堪的应急突击队再次化身“生命摆渡人”:他们以身体为路标,在洪流中指引方向;他们用臂膀作舟桥,护送妇孺蹚过激流;他们背负老人、怀抱孩童,在泥泞与断枝间艰难前行,一次次往返于危险地带与安全区域之间。初步转移25户56人后,杨冰、钱安宝、卓家顺、张安贵等村干部再次前往受灾区域,搜寻剩余被困人员。

破晓驰援,党旗引领终破困局

凌晨5时30分,天光微露,转机降临,县、镇救援力量抢通道路并抵达现场。救援人员利用皮划艇、铲车等装备,与应急突击队协同配合,分批将受困群众安全转移至花家坝小学临时安置点。

连续鏖战超10小时、疲惫不堪的应急突击队队员们没有停歇,又全力投入到协助转移工作中。最终,安全转移小坝村42户118名受困群众,全程无一人伤亡。

清淤复建,重现家园烟火气

洪水退去,小坝村党总支立即组织50余名党员、群众和志愿者投入灾后清淤工作。铲淤泥、除杂物、冲洗、消杀……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小坝村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这场与洪魔的殊死搏斗中,小坝村党总支以高效的预警响应、无畏的冲锋陷阵、科学的组织调度,在洪水中筑起了一道由责任、勇气和血肉之躯组成的“红色堤坝”,牢牢守护着全体村民的生命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通讯员:杨珠艳 文/图

一审:孔 竣  一校:杨珠艳  二审:杨超烨
二校:王文富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孔 竣  一校:杨珠艳  二审:杨超烨
二校:王文富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