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17 08:00为深入推进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威信县创新构建“三链”机制,推动选调生扎根基层解民忧、办实事。2024年以来,全县选调生累计实施民生项目16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6件,形成了“民生需求精准对接”与“干部能力全面提升”的良性循环。
筑牢“需求对接链”,让精心指导助力扎根基层。建立“政策解读+一线问需+方案预审”指导机制,破解选调生初到基层“摸不准需求、找不准方向”的难题。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在系统梳理讲解工作政策及注意事项后,引导选调生深入群众收集梳理民情民意,通过实践迅速熟悉基层情况、找准服务切入点。同时,严格执行民生项目分级核验,采取“方案联审+现场教学”方式全程把关,帮助选调生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可行方案,助力选调生快速在基层“扎根破土”。
锻造“能力提升链”,以导师帮带助力墩苗壮骨。以“多维赋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实行“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总支书记”的三级帮带机制,通过谈心谈话、项目联审、成效评估,推动帮带导师既“传”基层治理经验,更“导”群众工作方法,确保选调生既写得好方案,更办得好民生实事。2024年,将9名选调生安排在村级任职锻炼,明确重点任务清单,压实服务责任,让选调生在向下扎根中锁定服务群众方向;对5名符合条件且锻炼成熟的选调生予以提拔使用,形成“办好一件实事、破解一类难题、培养一批骨干”的链式效应。
激活“实效性转化链”,将民声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不断改进到村任职选调生评价考核机制,将民生项目质效与考核奖励挂钩,积极引导选调生将办事重点向乡村振兴、便民服务等民生领域倾斜,把群众的每件“心上事”都当成“上心事”,将“民声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罗布镇顺河村、高田乡马家村硬化修缮道路5公里,畅通“致富动脉”;三桃乡斑竹村、新街村采购幼儿园文具设施400余套,构建“成长乐园”;庙沟镇大塘村、双河苗族彝族乡天池村修建蓄水设施,“清泉入户”泽润140户农户;庙沟镇马河村、扎西镇扎实沟村搭建2座“便民连心桥”……通过将“民生堵点”转化为“幸福亮点”,切实以“小实事”撬动“大民生”。这支青春力量既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更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淬炼出“硬核担当”,用沾满泥土芬芳的实干答卷,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青春誓言。
通讯员:王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