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14 09:228月11日,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走进昭通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督察整改、环评审批、行政执法等热点话题,与听众、网友展开深入交流。
据了解,2025年1月至7月,昭通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高达98.1%,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每立方米25.7微克的优良水平,全市未出现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更是跻身全国前列,在国家考核的339个城市中,昭通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跃升至第19位,全市2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土壤环境总体稳定,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昭通市高位推进“生态强市”建设的决心。为深入推进“生态强市”建设,我市创新推出了“六大行动”方案,包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环境短板、加强生态修复、推动绿色转型和打造示范样板,并明确了2025年至2030年的具体目标,全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蓝天保卫战持续发力,昭阳区启动大气污染联合整治,严控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源头。7家水泥生产企业获得6443万元中央资金支持,正加速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碧水守护战成效显著,围绕“治差水、保好水、护饮水”要求,强化河库管理,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全市2789个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2686个,整治率高达96.3%;净土修复战稳步推进,对38家涉重金属企业实行动态监管,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58.31%,今年新增治理行政村46个;生态屏障不断筑牢,严守生态红线,修复历史遗留矿山6300余亩,已完成年度目标的54.3%,有力保障了“两区一园”的生态安全。
生态建设的累累硕果正在显现。目前,昭通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永善县和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称号,昭通的生态名片越擦越亮。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展望未来,昭通市将继续以“生态强市”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精心守护好这一方蓝天碧水、良田沃土,奋力书写美丽中国的精彩昭通篇章。
记者:马娟 刘兴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