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假日生活丨来望海楼公园揽清凉入怀

 2025-07-31 11:13  来源:昭通新闻网

望海楼公园。 通讯员:赵连杰 摄

夏日的微风裹挟着声声蝉鸣,拂过乌蒙群山,穿过乡野村落,越过洒渔河畔,来到凤凰山脚,将沁人的清凉化作一封带有草木芬芳的诗笺,将暑气尽数驱散。坐落于昭通城南凤凰山脚的望海楼公园,则是这封诗笺中最动人的一笔。

作为公园的核心建筑,古朴典雅的望海楼静静矗立在广场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碧波荡漾的湖面掠过一只只白鹭,荡起一圈圈涟漪,揉碎了星星点点的光影;历经风雨的九孔桥宛如一道绚烂的彩虹,静卧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倒映在时光的长河里;湖心岛上,苍翠挺拔的树木肆意生长,层层叠叠的绿意扑面而来,斑驳树影间,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沙滩上,孩子们堆起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城堡,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宽阔的广场上,音乐如潮水漫过空地,人们踏着节奏起舞,摆动腰肢、舒展手臂,将平淡的生活舞成了一首浪漫的诗。

当斜阳为望海楼镀上一层鎏金时,公园的人气更是到达了高峰。孩童们欢快追逐的声音在空中游荡,老人们的棋局渐入佳境,亭子里也坐满了市民,他们或倚栏听风,或吹拉弹唱,将夏日的燥热悄然化解。沙滩上、湖岸边、广场上,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都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市民邓琴说,在她儿时的记忆里,以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她最喜欢沿着田埂追逐日落,这里留存了她童年岁月中无数美好的片段。谈及昭通城市的变化,她满是感慨:“这几年,昭通变化太大了,公园越来越多,风景也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她指了指摇椅里的8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红彤彤的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看,她也喜欢这里。”

作为昭通最早修建的公园之一,望海楼公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公园因望海楼而得名,望海楼原名“恩波楼”,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由恩安县知县沈生遴主持修建。清咸丰年间,望海楼毁于兵燹;清光绪年间,邑绅杨履乾倡议并筹资重建,楼门题写楹联:“万千气象满垌野,杨柳楼台接凤凰”;1983年,望海楼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望海楼公园正式建成,重新修缮了望海楼,并新建了人工湖,“昭阳八景”之一的“恩波蜃影”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面前。2016年4月26日,昭阳区文化体育局以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投资40万元对恩波楼再次修缮,增设了石栏、石台、碑文等,并以此为中心扩建了公园广场。目前,望海楼公园占地面积数百亩,包含广阔的人工湖水域及湖心岛、拱桥等景观,设有步行道、休息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散步、休憩的场所。

新扩建后,公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碧波环绕,绿树成荫,与城市风貌、凤岭景观浑然天成。东枕凤凰山麓,西接九孔桥,南傍环湖路,北邻实验中学,既是市民休闲赏景的生态氧吧,又凭借便捷的区位优势,满足购物、游览等多元需求,一跃成为昭通家喻户晓的城市名片。

在悠悠岁月的浸润下,望海楼公园早已成为城市生活的诗意注脚。这里不仅承载着本地人晨昏漫步的闲适日常,还以一隅清凉,成为八方游客避暑的理想栖居地,映照出整座城市的夏日风华。“每年6月至8月,很多四川、重庆游客来这里避暑,一住就是几个月,各个公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63岁的崔奶奶坐在公园长椅上,目光望向正在堆沙子的孙女,满脸温柔地说。

无论四季如何流转,城市如何喧嚣,望海楼公园总以从容的姿态敞开双臂迎接着每一位游客。这个夏日,不妨暂别忙碌,放慢脚步,来这里寻一份宁静,在望海楼的怀抱里,邂逅独属于你的美好时光。


记者:文泽梅

一审:罗 丹  一校:文泽梅  二审:张 帆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罗 丹  一校:文泽梅  二审:张 帆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昭阳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