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评论 | 用好红色资源 开展爱国教育

 2025-06-12 11:23  来源:昭通新闻网

红色研学正逐步延伸至威信县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孩子们通过一次次行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更真实地体会到了本地的红色记忆。

庄子上成为本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首选地。孩子们穿过那条仍保留泥墙老屋的村路时,安静地聆听着曾经在此居住的红军战士的故事,眼神随着那间低矮屋子的陈设转来转去。有了这种实地走访,原本在课堂上陌生的“革命老区”一词,才慢慢在他们脑中有了画面。

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孩子们目睹墓碑上镌刻的姓名,了解到英烈们埋葬异乡的事迹,听到悲壮的故事,重新认识了“牺牲”的含义。

在扎西会议会址,孩子们详细了解了扎西会议的召开背景与进程,真正理解了该会议是长征中重要的转折点,是开启“胜利起点”的重要会议。

该县将红色文化学习与绘画教学结合,布置“我画红色老屋”创作任务。孩子们有的画纪念碑,有的画战士抬担架的场景,还有的写下敬意感言。老师们注意到,基于实地参观的创作,比课堂想象绘画更具细节。

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旅游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对红色旅游基地的高度重视。每个孩子背后都关联着一个家庭,他们可以成为红色旅游基地的重要参与主体。

以红色旅游基地为载体的教育活动能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那些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能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进而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发展红色旅游,各职能部门要增强协作,推进红色旅游基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道路。

各教育主体需充分认识利用红色旅游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价值,有效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将课本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动再现。


作者:陶晓琨

一审:刘静涛  一校:陶晓琨  二审:童博谣
二校:崔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刘静涛  一校:陶晓琨  二审:童博谣
二校:崔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网评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