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威信大屏上:格桑花海绘美景 红韵流淌促振兴

 2025-06-09 14: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段时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观音社区大屏上的格桑花海绚烂绽放,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成为热门打卡胜地。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更让大屏上成为研学团队的热门之选。从游客的欢声笑语到村民的增收致富,从红色研学的蓬勃发展到未来规划的蓝图绘就,大屏上正以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6月5日,踏入大屏上观景点,一大片绚烂夺目的格桑花海肆意绽放,游客们争相拍照,欢声笑语不断。“我在短视频上刷到这个地方,和朋友们相约来到了这里,感觉这里非常美丽,值得一来!”游客张瑾称赞道。花田旁,当地村民陶伟的小吃摊点前人头攒动,作为本县一家水果连锁店的老板,他敏锐地抓住大屏上发展的机遇,经营特色小吃。“我们大屏上的环境打造得特别好,这里视野也开阔,晚上来欣赏夜景、乘凉的人特别多,我在这里经营威信特色的炸洋芋、烤肉,生意挺好的。”他介绍道。

当然,真正让大屏上“留得住人、引得进团队“的核心力量,在于其深厚且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紧邻花海,2024年挂牌的威信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已建成投用。近期,来自贵州遵义、四川泸州等地的研学团队专程前来,重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感悟先辈精神。“通过实地走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从危机到新生的艰难历程,感受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遵义市播州区南白艺术高级中学德育副主任余芳芳表示。研学团队不仅带来人气,也带火了周边的消费,基地门口的便利店老板何洪梅感受颇深:“研学孩子们一来,矿泉水、零食卖得特别好,周末都得提前两天补货。”

研学基地的落成,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新渠道,不少村民在基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前外出打工,离家远顾不上,现在在这里工作,一个月能挣3500元,离家近能照顾家里,心里也踏实!”负责基地维护的村民李静军和妻子曹安娥都在此地务工,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研学基地日常用工40余人,高峰期用工人数多达100余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大屏上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威信县正在大屏上建设科技馆、花海基地等红色研学场所,进一步丰富研学内容,提升基地的综合吸引力。这些设施的完善,也将进一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为发展夜间经济创造条件。“满山花开迎来了盛夏,红色研学基地留住了来自各地的团队,也带来了持续的发展动力。同时,也给我们大屏上的部分群众提供了务工岗位,实现了每人年均增收3万余元。”对于眼前的变化和未来的前景,观音社区党总支书记邹纯江充满信心,现在的大屏上,白天有研学团队在此开展活动,晚上市民游客赏夜景、品美食,村民的小生意也做得有声有色。

大屏上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持续不断的投入,近年来,威信县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布局红色教育体验区、研学拓展区和旅游休闲区,以“红色研学+”模式,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负责该区域开发运营的威信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应表示:“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屏上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揽胜红城’的观景优势。当前格桑花海有效提升了知名度,而红色研学基地已成为核心吸引物和富民产业,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正在建设的科技馆、非遗馆、花海基地,将是现有研学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升级,旨在运用科技力量、非遗传承、自然景观增强红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讯员:徐红 申丽琴 王海  文/图

一审:聂学虎  一校:徐 红  二审:倪 娜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聂学虎  一校:徐 红  二审:倪 娜
二校:胡远松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