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荞疙瘩”的香 把乡情拉得“悠长”

 2025-05-10 15:0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一种味道,如缥缈茶香,于记忆深处袅袅升腾,似幽梦般挥之不去。于我而言,这味道便是家乡荞疙瘩独有的馥郁芬芳,在每一个游子的舌尖,缓缓流淌,永不消散。

荞疙瘩的香气似一根无形却坚韧的线,一头系着我们的心,一头连着遥远的家乡。无论我们漂泊到何方,这股香气都会如明亮的灯塔,引领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自己的根,铭记那份来自乡村的温暖与爱。 我的家乡是龙树镇的一个宁静小村,那里的田野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就的绮丽画卷。夏秋之交,是荞麦花开的时节。苦荞这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如灵动精灵,在田野间悄然绽放光彩。它身姿摇曳,株高三十至九十厘米,叶片呈灵动的三角或温润的卵状三角,伞房状的花朵,白得纯洁、粉得娇羞。微风轻拂,荞麦花似一群身着淡粉白裙的仙子,在天地间翩翩起舞,美得令人心醉,仿佛时光都为之静止。

记忆中,每到荞麦丰收的季节,故乡的田野便被染成一片金黄,那饱满的荞麦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大人们忙碌地收割着,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笑声回荡在整个田野。荞麦收割后,经过晾晒、脱粒等工序,最终变成了细腻的荞面,而这荞面便是制作荞疙瘩的绝佳原料。制作荞疙瘩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传承。老乡们熟练地取来适量的苦荞面,一边加水一边用力揉搓,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待荞面充分拌潮后,双手掌同时从逆时针方向旋转揉搓,潮湿的荞面在他们的手中逐渐变成细小的颗粒。接着,用筛子筛去较小的颗粒,剩下较大的疙瘩继续搓、打、盘、筛,直至所有的疙瘩都变成比绿豆还小的颗粒。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老乡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奶奶制作荞疙瘩。她那布满皱纹的双手,在荞面间飞舞,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荞疙瘩便呈现在眼前,奶奶将荞疙瘩放入锅中蒸熟,那股淡淡的清香便弥漫了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放入口中,轻轻咀嚼,那粗糙却又充满嚼劲的口感,瞬间唤醒了味蕾。煮好的荞疙瘩,口感独特,既有荞麦的清香,似林间晨露;又有一丝淡淡的苦涩,如岁月回甘,让人咀嚼再三,回味无穷。吃着荞疙瘩,奶奶的声音如潺潺溪流,教我唱起关于荞麦的歌谣:“荞麦面,白如雪,做出粑粑黑似铁,七月荞麦八月花,九月荞麦收到家。”在这悠扬的歌谣里,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仿佛看到岁月在田野间缓缓流淌,荞疙瘩微微苦涩甘甜独特的味道,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荞疙瘩不仅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具有清热解毒、促进消化、保护心血管健康等功效,还可以用来辅助降低血糖和血脂,是三高人群的绝佳选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荞疙瘩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离开了故乡,踏上了求学和工作的征程。在城市的喧嚣中,我品尝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再也找不到儿时荞疙瘩的味道。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故乡的荞疙瘩便会出现在我的梦中,那熟悉的清香和温暖的感觉,让我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

荞疙瘩,是故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回忆,是岁月的沉淀。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它的清香都会永远萦绕在我的心间,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通讯员:丁从友/文 牛文炬/
校对:杨杰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杨超烨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杨超烨
标签 >> 乡愁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