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
2025-05-09 13:18磅礴乌蒙,蓬勃昭通。从“锁钥南滇”到“昭明通达”,从家喻户晓的“小肉串”到飞上太空的“红苹果”,从“高原精灵”大山包黑颈鹤到“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在昭通这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上,梦想与机遇交织,改革与创新并存,交汇成高质量发展交响乐章。正如云南省人大代表、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在今年省两会上所说:“昭通作为滇东北开发开放的主战场,2024年经济总量历史性地迈上了2000亿元台阶,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势已成。”
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曾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任务最重的地级市。
巨变何来?时光回溯,十年前的那个暖冬依然令人难忘。
2015年新年伊始,云岭大地,山川展绿,生机盎然。1月19日,怀着对边疆各族儿女的深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站考察调研就踏上云岭大地,来到了经历鲁甸“8·03”地震灾害的昭通市。立足昭通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如同春雷唤醒大地,昭通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夺取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历史性解决百万人口绝对贫困问题,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而成绩的背后,也凝结着昭通全市政协人的心血和汗水。
“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彼时的昭通,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立足昭通实际,市政协多次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就市直单位挂钩扶贫工作进行调研,针对扶贫工作考核不科学、少数单位挂钩扶贫不实不精准、措施一般化等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对全市80个贫困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专题视察,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同时,组织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扶贫助困、抗灾救援、助学兴教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基层群众送温暖、想办法。
自2018年8月起,按照省政协安排部署,昭通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连续3年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助推行动。围绕苹果、天麻、花椒、马铃薯、生猪、肉牛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开展调查研究,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言献策;围绕“昭通市职业教育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等专题,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座谈协商,推动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深入偏远山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现场讲授动物疫情防控知识……在市政协的组织下,全市2500多名政协委员积极履行“三大职能”,围绕助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扎实开展工作,为昭通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政协智慧。
2020年,云南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于昭通而言,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变成历史的记忆。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自此,全力助推脱贫成果巩固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履职新考卷,在昭通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面前铺陈开来。
2023年,一场两级政协联动、2576名政协委员参与的“千名委员走基层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正式启动。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号召广大政协委员紧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文旅产融合发展等建言献策,积极助推竹笋、生猪、肉牛、马铃薯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和“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家委员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促进群众增收、企业增效;发挥政协委员优势,帮助盘活集体资产,助推村(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引导企业家委员在就业技能培训、农业生产常用知识宣传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农村群众增收。2023年,该行动共筹措协调资金1888万元,开展行动9805人次,服务群众29511人次,为群众办实事2256件,努力交出助力乡村振兴新答卷。
“千名委员走基层助推乡村振兴”行动只是以“政协之为”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谋、为人民利益而呼,昭通市各级政协组织与广大政协委员的履职实践还在不断上演——
2024年,昭通市政协聚焦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围绕“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昭通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助力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召开“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助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等9场专题协商会,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建言成果。2025年,昭阳区政协组织召开以“情系家乡教育 助力人才振兴”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强基的澎湃动能;绥江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 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主题开展专题协商调研,助力绘就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温暖民生画卷。
省政协委员,昭通市文化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陶锐积极投身于文艺事业,认真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多次组织和带领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演出活动。省政协委员,昭通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程云峰结合工作职责和个人特长,聚焦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以耕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认真撰写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有效助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昭通市政协委员任世雄捐赠资金3万元,在全市9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用心用情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昭通市政协委员徐建新联系种植养殖技术专家到水富市楼坝村、太平村开展技能培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连绵不绝、气势雄伟的乌蒙山下,今日之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形”起“势”。未来,昭通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集思广益谋发展,同心协力促发展,在助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画好最大同心圆,书写履职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