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04 14:234月27日下午,水富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费文焘和同事来到云富街道新寿博爱小学开展课后送教活动。费文焘和该校四年级的孩子们围坐在操场上,一起朗诵经典诗词,感受文学的魅力。随后,费文焘带领大家玩起诗词飞花令,孩子们踊跃参与、各展其能,现场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
费文焘,现年26岁,共青团员,2022年7月毕业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同年8月,他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满怀热忱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行列,成为了水富市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为童心种下梦想的种子
“哪里需要我、哪里的工作需要协助,我就往哪里去。”费文焘践行着扎根基层、挺膺担当的青春誓言。费文焘协助组织少年儿童到向家坝水电站、赵一曼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到城市田园、邵女坪度假小镇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到水富经开区企业、城市规划展览馆、人民检察院等地参观体验,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直观感受农耕文化、自然科学,增强遵纪守法观念。
费文焘和同事组织一群少先队员参观了向家坝水电站后,孩子们感到收获满满。孩子们纷纷畅言,零距离接触“大国重器”开阔了眼界,不仅增进了对水电知识的了解,还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悄然种在心田。未来,孩子们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志存高远、努力学习、增强本领,长大后为建设祖国和家乡贡献力量。
家住云富街道新寿村双河村民小组的留守儿童冯兰兰(化名),父母离异且常年在外务工。了解到该情况后,费文焘来到冯兰兰家开展走访和亲情陪伴,与她谈心,辅导其作业,并赠送学习用品,鼓励她乐观生活、好好学习。“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我长大了想当老师。”在费文焘与冯兰兰的一问一答中,冯兰兰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用爱和奉献守护童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费文焘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在近3年的时间里,他累计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和参与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100余次,深入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提供亲情陪伴、作业辅导、物资捐赠等志愿服务。
自2024年暑假以来,水富市各村(社区)全面开设寒暑假留守儿童集中托管班。费文焘充分利用水富团市委“青年之家”“童心港湾”等团属阵地优势,整合村(社区)党建活动场所资源,统筹谋划、沟通对接,为假期托管班提供活动场所。他负责招募“返家乡”大学生工作,择优招募志愿教师,通过专业选择、心理健康测评、志愿者资格审查和岗前培训,确保优质师资力量。他创新内容和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趣味游戏、心理干预、艺体培养、安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截至目前,水富市共举办寒暑假留守儿童集中托管班25个,惠及600多名留守儿童。
费文焘被水富市关工委聘为“合适成年人”,在未成年人触犯法律及其监护人无法到场的情况下,费文焘在公安机关首次讯问涉事未成年人时充当其临时监护人,对涉事未成年人开展普法宣传、帮助教育、心理疏导,监督执法过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近3年来,费文焘参与这类公益活动30余次。
奋斗浇灌青春之花
青春不只有大城市的霓虹,更应该有扎根基层的历练。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费文焘从学会听懂水富方言与群众无障碍交流,步入群山环抱的小村落走访留守儿童,到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生态环保、重大赛事等全市重点工作志愿服务,他用“志愿红”绘就青春靓丽底色。群众的点赞、孩子们的笑容,让他真正理解了“奉献”的重量,也增强了从事志愿服务的信心和力量。
费文焘这个“95后”的小伙子,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在900多个平凡而充实的日子里,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模样。费文焘的青春始终跳动着奋斗的脉搏,这个带着梦想奔跑的小伙子,用坚守初心的韧性、担当作为的精神,用心用情传递温暖,用青春热血点亮希望,抒写着新一代青年建功立业、奉献社会的青春华章。
“用不长的一段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句话激励着费文焘在这场青春与责任的“双向奔赴”中扎根基层沃土,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逐渐褪去青涩,获得心灵的洗礼和不断地成长进步,他先后荣获“2023年全国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称号、“2023年度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我为当初的决定骄傲,也为曾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感到自豪。今年8月,3年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期届满,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秉承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微光汇聚成星河,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和美社会。”费文焘踌躇满志地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