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民族团结|乌蒙石榴红胜火 少年逐梦心向党

 2025-04-28 10: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我的家乡昭通彝良,是乌蒙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层峦叠嶂的山峰、蜿蜒清澈的洛泽河。这里养育了革命先烈刘平楷、中国当代军事家罗炳辉、时代英雄徐洪刚等英模人物。这里不仅是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更有着许多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彝良县新城中学刘禹含

2022年,我参加了彝良县“寻找家乡红色记忆”活动,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我触摸到了许多课本之外鲜活的历史。 那是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渡过金沙江,从西昌进入凉山彝区,在此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在彝区,罗炳辉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同胞交朋友,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使得沿途的许多彝族同胞积极参加红军。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红九军团顺利通过凉山彝族地区,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会师。这位从彝良走出来的将军,用智慧与勇气诠释了军民鱼水情。这份跨越民族的团结互助,像一粒火种,点燃了彝良各族人民“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家乡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我深深地被那些战火硝烟中的坚毅、饥寒交迫下的坚守、胜利曙光前的笃定感动着……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课本上的文字化作了眼前的真实画面。这些红色记忆,如今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我勇敢追梦,传承先辈们的热血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彝良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践行?

同学们,当我们吟诵《少年中国说》时,是否听到了历史的回响?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呼唤“少年强则国强”。今天,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神舟飞船里有“90后”工程师的心血,抗疫一线有“00后”护士的身影,而即将接过时代接力棒的我们,更应当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志气,用清晨早读时的琅琅书声,用运动场上洒下的滴滴汗水,用对待他人的份份善意,谱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爱国篇章。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正值青春的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让我们以青春之我,汇聚成强大的爱国力量,传承“乌蒙石榴红,籽籽心向党”的精神,让梦想在青春之路上书写诗行,让青春在爱国奋斗中闪闪发光!


彝良县新城中学 刘禹含

一审:李丽娟  一校:刘禹含  二审:单 娟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李丽娟  一校:刘禹含  二审:单 娟
二校:王文富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