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市文联
2025-04-21 14:37创作人数众多,梯队合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者达千人,从“40后”至“90后”各年龄段均有相应作家代表,人员分布在11个县(市、区)及各行各业,经常性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的人数达100余人,形成了昭通文学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文学创作门类齐全,队伍稳定。文学创作涉及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影视等领域,小说创作领域比较活跃的作家有曾令云、夏天敏、潘灵、胡性能、刘广雄、吕翼、沈洋等;诗歌创作领域有雷平阳、樊忠慰、夏吟、王单单、尹马等;文学评论领域有宋家宏、李骞、黄玲等;散文创作领域有淡墨、熊清华、唐健等;在影视创作领域,蒋仲文编剧的《徐洪刚—乌蒙骄子》、夏天敏工作室创作的电视剧《锻刀》等作品备受关注。
文学创作独具特色,成果丰硕。昭通作家群的大多数作家植根于昭通本土文化土壤,文学作品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探寻当代人的深层心理,备受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老百姓喜爱。21世纪以来,昭通作家群创作呈井喷之势,相继问世了《好大一对羊》《云南记》《雷平阳诗选》《渴死的水》《现象与文本》《泥太阳》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并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戏剧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人民文学奖、首届“绽放”文学一等奖、当代文学奖等一系列殊荣。
文学创作机构健全,刊物多元。全市11个县(市、区)均设有文联机构,各文联均设有作家协会,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均有保障;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等成立了行业文联或文学协会,各文联或部门主办的分行业协会均自主创办刊物,其中市文联主办的《昭通文学》、昭阳区的《乌蒙山》、永善县的《永善文学》等刊物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来源:昭通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