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16 10:05一串串关于团结与友爱的甜美果实,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悄然成熟,散发着诱人的芬芳。这些果子,不仅记录了各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更见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那份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接下来,我将带着大家一起品尝这三颗特别的“团结之果”,感受那份跨越民族界限、温暖人心的力量。
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颗果子是“绣着苗岭的友谊”。我的同桌王阿妹来自苗寨。记得2024年冬天,她戴了一双奶奶绣的苗锦手套,上面飞舞的蝴蝶竟然是用头发绣成的!原来,苗族有“用头发寄托思念”的传统。我教她用彩泥做手工,她教我编五彩绳结。现在,她设计的“苗纹宇航员”图画获得了同学们的青睐。这让我懂得:各民族的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
第二颗果子是“点燃团结的火把”。2024年火把节,村里举办了节日活动。彝族同学李小虎的爸爸穿着查尔瓦披风,带我们跳达体舞。当篝火照亮56个民族的知识灯谜时,六年级的回族女孩马玥高举灯笼喊道:“我知道!苗族姊妹节是东方情人节!”场上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最令我难忘的是全场歌唱《爱我中华》时,不同民族服饰汇成的色彩如同彩虹一般,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各民族一家亲”的含义。
最后一颗果子是“飘着油香的温暖”。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看见回族面馆的马叔叔在给环卫工人送热水。突然,天空下起了雨,他招呼大家进店避雨,还端出了香喷喷的油香粑。苗族阿花奶奶递上热腾腾的茶,汉族快递员王哥哥帮忙修好漏水的遮阳棚。氤氲的水汽中,马叔叔说:“这就像我们家的盖碗茶,各族兄弟姐妹互相帮衬才香甜。”那一刻,我忽然懂了,维护民族团结就是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当苗族银饰叮咚作响,当彝族月琴拨动心弦,那都是中华儿女的心跳声。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红军长征路上的“彝海结盟”,5000年文明的长河里,我们始终血脉相连。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做新时代的“护旗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让中国梦绽放出最绚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