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彝良金融特派员的乡村足迹

 2025-04-15 14: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彝良县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一群特殊工作者——他们不是农技专家,也不是乡镇干部,而是当地金融机构的金融特派员。唐浩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彝良农商行龙街支行的员工,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省委选派的农村金融特派员。

每天早上,唐浩都会背着装满宣传资料的背包出门。他的工作地点不在银行柜台,而是在各个村落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从最基础的储蓄理财到复杂的信贷政策,他都能用当地方言讲得明明白白。

“以前总觉得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麻烦。”众合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支加琴说,“唐浩来了以后,不仅帮我们办好了50万元的贷款,还教会我们怎么用好这笔钱。”如今,合作社用这笔钱购置了新设备,生意越做越红火。

像唐浩这样的金融特派员,彝良县共有10名。他们的工作就是走村入户,了解需求,解决问题。这种“笨办法”,让金融服务真正走进了农村。截至今年3月,这些金融特派员累计走访6142户农户和企业,发放贷款9.1亿元,为462家企业量身定制了融资方案。

为给农村企业发展筑牢根基、强壮筋骨,唐浩踏遍了辖区内的重点特色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逐户走访调研,细致入微地了解企业经营的点滴状况、商户面临的资金瓶颈,量体裁衣般为他们定制专属金融方案。不仅如此,唐浩还强化跟踪回访,确保金融服务不脱节、见实效。

昭通江游水业有限公司的姚修荣对此深有体会:“每到生产旺季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时,金融特派员便会主动上门。他们不仅放款快,还会定期回访,帮我们规划资金使用。”

通过金融特派员的努力,烟农拿到了种植贷款,小作坊更新了设备,村里的合作社扩大了规模……金融特派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让金融服务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力量。


通讯员:张琳 刘颖 罗坤  文/图

一审:谭泽涛  一校:张 琳  二审:倪 娜
二校:马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谭泽涛  一校:张 琳  二审:倪 娜
二校:马 鹏  三审:陈允琪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彝良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