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绥江:无人机吊运服务 助力竹材出深山

 2025-04-09 16:31  来源:云南网

清明前后,正是竹材出山的好时节,在金沙江畔的昭通市绥江县,竹农引进无人机吊运竹材,在极大提升竹材运输效能的同时,“唤醒”了在深山里“沉睡”的竹资源。

“要起飞了,请站远一些,注意安全……”近日,在绥江县板栗镇桂花村,随着三名操作员拨动旋钮,三台大型无人机凌空而起,按照设定的航线快速向深沟里的竹林飞去,一分多钟,吊装着竹材的无人机穿越山林精准返航,一捆捆竹材被快速吊运到了公路边。

“无人机可以悬停,可以垂直升降,非常灵活,特别适合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作业。”“90”后小伙兰红平一边娴熟地操控无人机,一边告诉记者,他们要吊运的竹材位于距离公路约500米的山沟里,差不多一分多钟就能运输一趟,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搬运的20多倍。

“你看那些竹林,山那么陡,离公路那么远,以前,村民根本就不会去砍,久而久之,一些竹林就自然枯死了。”2023年,兰红平瞄准山区农事运输,购买了三台大型无人机,帮助村民吊运农资和农产品。兰红平介绍,一台无人机连续作业,一天可吊运约10吨竹材,在陡峭的山坡深谷,可节约人工成本70%以上。

桂花村8组地处深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劳动力缺乏加上地势险峻,大部分竹林处于闲置状态,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法将竹资源变成钱。今年,村民小组长吴绍鑫组织劳务队砍伐竹子,引进无人机运输竹材,除去砍伐和运输成本,村民每吨竹材能获得净收益60元。

“我们组竹材总存量大概1500吨,但是每年能卖出去的只有约300吨,你看这条沟里面这些竹子,以前是根本卖不出去的,因为卖竹子的钱还不够人工成本。”吴绍鑫说,无人机吊装不限于地形和运输距离,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今年预计比往年多卖1200吨竹材。

绥江县有竹林60万亩,其中材用竹约20万亩,竹材年产量约10万吨。因山高坡陡,运输困难,实际年均销售竹材仅3万吨左右,约70%的竹林资源“沉睡”在深山中。今年,当地林草部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引进专业团队提供无人机吊运服务,目前全县已发展起无人机专业运输团队3个,配置大型无人机8台,有效解决了竹材出山难题。


来源:云南网 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罗洪 丁盈 陈小翠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