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3-04 10:1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精神始终熠熠生辉,那就是雷锋精神。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引领着大家追求真善美,实现自我价值。
2023年4月下旬,一则“用一杯奶茶挽救一条生命”的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广泛传播,让这个社会充满无限温暖。邹存涛便是这则报道的主人公,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奶茶涛”。邹存涛是昭阳区学生路消防救援站的一名专职消防员,他时刻做好抢险救灾、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准备,奋战在救援一线,更是雷锋精神的传承人。
3月3日,记者见到邹存涛时,他正在进行日常训练。立正、稍息、齐步走……在整齐划一的队列中,邹存涛站如松、彰显着消防战士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据了解,邹存涛入职初期体能成绩不佳,于是他坚持每日高强度训练,手臂、脚踝肿痛时仍不懈怠,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已成为站(队)的业务骨干,先后被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1次,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专职消防员”。
“那天下午我们正在训练,突然听到警铃的声音,然后我们立即换上抢险救援服,奔赴现场。”交谈中,邹存涛的思绪回到两年前,“那天比较热,我们感到非常口渴,于是我就趁机问女孩要不要喝奶茶。趁她接奶茶的那一刻,我一把抓住她的手,最后成功把她救下来了。”
那一次是邹存涛第一次亲身感受救人现场,内心紧张又激动,紧张害怕发生意外——“抓不住她”,激动的是顺利救了那个女孩。救女孩后邹存涛没有忘记聊天时的约定,和队友一起带着女孩去了附近的奶茶店,给她买了一杯奶茶。
从那以后,邹存涛非常自豪地奋战在救援一线。同年5月,昭阳区学生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一男子因结算工程款问题发生纠纷,在5楼楼梯间窗台上威胁要跳楼。救援过程中,因劝导无果后,邹存涛一个箭步跨上楼梯,将男子一把拽回。为防止男子受伤,邹存涛左手硬生生地卡进了杂物架子里,强忍疼痛直至男子被安全救下,被队友送到医院确诊为腕关节骨折。同年6月1日,彝良县两河镇突发大面积洪灾,他的手伤虽未全好,但毅然加入了抗洪抢险救援的队伍中,救援结束后他说:“虽然这次我没有在搜救、转移群众的一线工作中,但我觉得工作不分大小,只要是为了人民,那都是我的使命,我们都得好好干!”
入职5年来,邹存涛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勤勉尽责,严格遵守队伍纪律和规章制度。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他以炽热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把“平安”送给了家乡父老,把“火焰蓝”光辉形象深植百姓心中。邹存涛先后参加200余次灭火、救援,成功营救和疏散群众30余人,抢救财产20余万元。
“从小就接受雷锋精神的教育,长大以后便进入消防系统工作,那种尽一切力量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感觉是一种荣耀。”邹存涛说。
日常生活、工作中,邹存涛是一名胸怀宽广、乐于助人的人,他积极主动参加无偿献血和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无偿献血量超过3400毫升,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20多场次;他还担任大队“防火宣传员”,定期参加大队组织的义务宣讲知识活动,累计开展消防培训50余次,开展“拆窗破网”10户,家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30户,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赢得了驻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警铃响起的那一刻,我定为你奋不顾身!”就是这样的信念,促使邹存涛苦练业务、勤奋备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奋战在救援一线。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唐龙泉飞 高旭东 文/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