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网评丨“蔬”香作伴为教育提供新维度

 2024-12-07 12: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前不久,丰收的喜悦悄然“溜”进了校园——在昭通的不少学校里,苹果压枝、南瓜卧地、玉米饱满、白菜鲜嫩……满是蓬勃朝气与生活暖意。

校园里的丰收,不仅仅是农作物的收获,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它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规律和劳动的价值。当孩子们亲手种植的蔬果成熟,他们眼中闪烁的喜悦光芒,是对“付出得到回报”最真实的诠释。

这种校园丰收的场景,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生活教育课。在如今城市化进程加速,孩子们与土地渐行渐远的时代,校园里的这片丰收景象,可以让学生们重新建立起与土地的联系,明白盘中餐的来之不易。当孩子们亲手在校园的一角种下一颗颗蔬菜种子,他们便与土地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每一次浇水、施肥,都是对“责任”二字的分量的体悟;每一株幼苗的破土而出,都是他们努力的回报。这使他们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同时,“蔬”香作伴也为教育提供了新的维度。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孩子们可以亲眼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态系统的奥秘。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远比抽象的理论学习更能深入人心。它让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自然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让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实用。

此外,校园丰收还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在共同劳作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分享喜悦,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营造出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校园丰收,是教育创新的一个亮点。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书本,还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期待更多的学校能够借鉴这种教育模式,让校园满是清甜“蔬”香,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作者:雷明娟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评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