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3-16 13:02当前,金沙江流域鱼类陆续进入繁殖期。受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承担水富港中心作业区生态项目水生生态系统监测、人工鱼巢建设及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项目——人工鱼巢建设及监测工作于近日在向家坝水电站邵女坪库区正式启动。
“今年是人工鱼巢建设及监测工作的第四年,不断对该区域人工鱼巢的建设及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鱼类种群和数量明显恢复,珍稀濒危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达到较好的生态补偿效果。”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员陈远超说。
在监测区域,技术人员利用楠竹、松柏树枝制作的产卵巢,浸水后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可改善鲤鱼、鲫鱼、鳊鱼、乌鳢等鱼类的繁殖条件,提高鱼类自然孵化率,促进金沙江鱼类种群的修复。据悉,今年的人工鱼巢共布设25组总面积达6250平方米。
据了解,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沙江水富段功能区为实验区,河道长1.84千米、面积13.9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68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和大鲵及其栖息地环境。其中,2021—2023年在向家坝库区共搭建了人工鱼巢19250平方米,累计孵化鱼卵5.5亿粒以上。
通讯员:狄廷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