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对夫妻教师用真心和真情参与教育帮扶 让山里孩子共沐暖阳

 2024-01-08 10: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年半的时光,这里将会发生什么?收获什么呢?”

2022年8月中下旬,同在上海市松江一中任教的刘新文、曹淑玲夫妻俩跟随团队来到昭阳区北闸中学参与教育帮扶。面对年轻、热情、上进的新同事和乖巧、真诚、纯朴的孩子们,刘新文夫妻俩内心充满感动,曹淑玲曾悄然写下这个问句。

如今,一年半的时光即将结束,夫妻俩用真心和真情做好带教工作,不仅收获了友谊,还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打开了山里孩子们的视野。

来到北闸中学后,他们承担起化学教研组长、化学学科带教、班主任带教等工作。在夫妻俩的带动下,北闸中学的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高三(99班)的学生李少勇说:“以前常常听不懂化学知识,怕上化学课,现在对化学课充满了兴趣。”与此同时,学校化学老师的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化学教研活动也在各类评比中取得佳绩。

化学老师马青瑶在昭阳区新教材、新课程教学竞赛化学学科评比中荣获二等奖。马青瑶说:“我的成长离不开上海教育帮扶团队的帮助,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先进经验和专业知识。”

2023年高考,北闸中学本科上线率较2022年提高3个百分点,学校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东西部协作的“组团式”教育帮扶起到关键作用。

“上第一堂课很顺利,没什么问题,再上第二堂、第三堂课时,问题就来了,学生对于前面的知识点大多不会。”带教初期,刘新文按照在上海“大开大合”的教学方式上课,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学生底子薄。

针对学生的情况,曹淑玲和刘新文积极探讨,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上课从“大开大合”改为“小步慢走”,多巩固、多追问,知识点学一个,巩固一个,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渐渐体会到掌握知识的快乐,逐步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认真学。

“化学其实是一门很有乐趣的学科,只是孩子们还没有发现。”“小步慢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慢慢地跟上教学的步伐后,刘新文准备通过实验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然而,北闸中学没有实验室,甚至一些常用的实验器材都没有。为了让孩子们在实验中感受化学学科的神奇,夫妻俩积极向上海方反馈问题并筹集资源。2023年3月,上海松江区相关部门拨出150万元经费,为北闸中学高中部41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刘新文、曹淑玲及另外两名同是上海来帮教的老师,以个人名义捐赠了一套价值3.2万元的多媒体设备。

上海松江区的大力帮扶,感动着北闸中学的师生。“刘老师,搭我的车回家吧!”“曹老师,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北闸中学的师生用热情和细心回馈着他们。

夫妻俩在开展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搭建起化学教研组框架,推广集体备课,进行同课异构、一课多研、反思交流等教研工作。他们以“三新”课改和“教学评”一体化为切入点,为受帮扶学校老师讲解新课程理念,结成师徒对子,指导青年教师在备课中如何创设情境链、如何整体设计大单元、如何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打造活力课堂、向上课堂。

一年半的时间,很长。刚开始,夫妻俩生活、通勤的不便及高原反应带来的身心疲惫,让他们难以适应;刚开始,他们确定帮扶目标,不只是带学生那么单一,更重要的是要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让夫妻俩压力倍增……慢慢地,他们开始怀念这个短暂的“长”:每天乘坐公交车从“家”到学校,感受沿途的城乡风光;经常被质朴、热情的大山里的孩子感动;喜欢昭通的天空、香甜的苹果、勤奋的教师、上进的学生。

一年半的时间,很短。曹淑玲认为,人不是活一辈子,而是活那么几个精彩的瞬间。在北闸中学这一年半的“瞬间”,足以让她和丈夫明白、领悟教育帮扶的真正意义;这一年半的“瞬间”,也正是她教书育人27载值得铭记、回忆的精彩瞬间。

“我们不只是支教,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因组织的安排,夫妻俩不得不于2023年秋季学期结束之际(即2024年初)结束带教帮扶工作,回到上海。面对离开,夫妻俩并不担心教学上的工作。他们认为,帮扶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教育是长远的,在有限的时间内竭尽所能地培养受帮扶学校的老师,老师们再一批批地培养学生,也算是把根扎在了这里。

昭通日报记者:唐龙泉飞 莫 娟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