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4-24 10:26在水富县太平镇古楼村有这样一名党员,喜欢“舍”换来大家的“得”,他就是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六哥”的普通党员袁祖刚。
不惑之年的袁祖刚却有着10年的党龄,他为人和善,乐于奉献。曾经打过工,种过地,搞过养殖,做过工程。通过多年的努力靠勤劳的双手建起了房,买起了车,过上了小康生活。可面对整体落后的家乡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了尽快建设家乡引领群众走向脱贫致富路,近几年来,他一直用“舍得”诠释着怎样做“合格党员”。
舍得,为大众文体无偿让出土地助民乐
2014年4月,在修建古楼村黄鸣文体活动场时,集体仅只有一个500多平米废弃多年的水塘,修建活动场所面积不足。要建就需要占用农户的土地,项目无土地占用补偿资金。不建又实在可惜。为解决这一难题黄鸣党支部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文体活动场所一定要建,但集体水塘面积不足又是一个大问题。有人提议动员群众集资租用农户土地来解决。“有些农户家庭实在困难,硬是拿不出钱来啊,曾经修建公路的集资款至今都还有部分农户没交纳!”一位小组长无奈地说。参会人员听这么一说都感到问题棘手不好办,大家又陷入了沉默。突然袁祖刚打破沉默说道:“我看这样,先把集体的旧水塘挖完后就往我家的土地上挖,直至挖够为止,也不用大家筹钱给我”。支部书记周贵超惊讶地问道:“怕不好吧,大家享受的公共设施建设怎么能让你个人吃亏呢?”,“没得事,牺牲我一点小利益能换来黄鸣党支部6个小组200多户700多人受益,我是一名党员我愿意,就这么定了!”袁祖刚面带笑容铿锵有力地说道。就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被圆满化解,大家都向袁祖刚顾全大局“舍得”的精神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三个月后,一个占地700多平米的黄鸣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全面建成。支部活动室、文化宣传栏和乒乓台、篮球架、扭腰器、侧摆器、漫步机、骑马机、仰卧起坐板等健身运动器材应有尽有。如今,每天下午成群结对的男女老少都来活动场看看书、拉拉家常、打打球、健健身……,其乐无穷。
舍得,为地方建设婉谢“高价”工程助脱贫
为搞好本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袁祖刚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便自筹资金数万元组建成立了“太平镇为民工程施工队”,作好了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准备。一次一个四川老板打电话叫他去四川做工程,且工程单价比太平高出很多,他婉言谢绝道:“谢谢你的信任,我们这里开展脱贫攻坚大搞建设正缺人手,单价再高我也不能来,你还是另外找人吧”,挂断电话他转身对工友们说:“叫我到四川去做工程,说那边单价比我们这方高得多,朋友们你们想想,明明我们这里都在搞脱贫攻坚,这紧要关头我们怎么能不顾家乡发展,往外跑呢!”,大伙听了直点头。
“要做就做好”,这是袁祖刚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管是修防洪沟建灌溉渠、硬化人行道,还是帮助贫困户建房,他带领的施工队都能以最低的价格做出质量最好的工程。特别是建房户遇到困难时他总能出手相助,及时化解群众的各种难题。群众差材料他帮助联系,差钱他尽最大努力掏腰包帮助垫付,材料运不上他帮助联系机械和马帮……,光每个月的电话费就要用上4、5佰元,但当看到群众的建房材料能及时运到建房地点时他心里乐了,群众的也脸笑了。
舍得,不求回报无私奉献极力捐款助发展
袁祖刚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党员,为了地方的发展却能做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在太平镇举办的三届“桃花文化旅游节”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期间,他总能积极参与,并主动捐款。前后主动捐赠2.8万余元,捐赠红砖3万皮。近最几年“六一”儿童节,他共向13名贫困学生捐赠救助资金1300元。今年太平村高家片区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需要受益群众筹资租地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有村民思想不通。在村民会议上镇村组干部反复讲解做工作仍有部分不愿筹资,一件好事情变成了难办的事情。袁祖刚得知此事后主动到场开导群众,并当场捐款1000元钱,他用实际行动感化了所有群众,只听见有人大声说:“袁六哥是外村人,他又不受益都能这样帮助我们,我们还有啥子理由不干安?”,一语点醒“糊涂人”,大家纷纷表示极力筹款出力搞建设,袁祖刚一个“善举”使该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袁祖刚就是这样一名喜欢“舍得”不求回报的普通农村党员。
通讯员 杨长亲 魏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