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视界丨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10-12 10: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

昭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09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52项、市级192项、县级562项,有四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79人(去世44人)。

近年来,为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昭通市积极探索“非遗+文旅”发展模式,通过举办非遗展演、开展线下非遗体验活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等途径,让更多“藏在深闺无人识”的非遗呈现在大众面前。


今年1月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苗族大唢呐、巧家花灯戏(愿灯)、昭通花灯戏、打鼓草、乌峰石雕等18项非遗项目榜上有名,昭通申报省级非遗项目成功入选数创历史新高。

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市传承非遗保护久久为功,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结出的果实。在重视非遗项目保护的同时,我市还十分重视非遗的展示展演、传承培训和活化利用水平的提升。新设立全市非遗小展馆、省级非遗工坊、绥江非遗馆、朱提银冶炼锻制传习基地、端公戏(傩戏)威信传习所等,新认定200余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群体,构建“1+3+N”的非遗保护格局,使更多非遗融入百姓生活,全面促进昭通非遗的传承和推广。

什么是非遗

“什么是非遗?”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直没有间断、没有消亡的、活着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非遗和文物都是传承下来的,有区别吗?”

“非遗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它们延续了数百年甚至千年,是到今天我们都还在使用的宝贵的遗产,与文物是有区别的。文物是历史上一个族群、一个社会所创造的物质遗存,历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实物,也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物质的、实物的形式呈现,是物质化、静态化、过去式的、不可再生的,比如古代的青铜器、玉器、瓷器及碑刻、墓葬、建筑遗址等。一位知名专家曾这样定义非遗,‘非遗就是老百姓的文化传统’,生活的传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一首首传统民歌,从保护非遗的角度讲,保护的是民歌传承人从师傅或长辈那儿习得的词曲、唱法、腔调以及整个传唱的地域特色等,这些均在传承人的心中、在他们的大脑里,是多少年学艺传习实践的积累。他不演唱展示、不口述内容,别人就听不见亦感受不到。再以昭通酱为例,昭通酱是受保护的非遗项目名录。我们保护的是制作昭通酱传统的工艺,而不是保护食用的那坨酱,酱本身只是其传统制作工艺的结果,其传统的制作过程、制作工艺才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非遗内容。”

……

与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志坤面对面才了解到非遗的真正内涵和定义。他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什么是非遗?非遗保护的范畴是什么?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昭通酱、竹编、菜刀锻制、月中桂绿豆糕制作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常都能见到的东西都属于非遗保护的项目。

让非遗走向“前台”

6月10日,整个昭通城沸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惠民展演活动在昭阳区毛主席像广场、昭通古城举行。

活动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分为非遗项目巡游、非遗舞台展演、现场活态技艺展示等项目,通过开展现场宣传和线上宣传,充分展示昭通文化遗产精髓,增强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非遗美食有“吃”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毛主席像广场,荞粑粑、糯米粑粑、昭通小肉串、糖画……各色美食琳琅满目,市民们三五成群,嘴里吃着,手里拿着,在各展位穿梭寻觅美食,不亦乐乎。现场活态技艺展示让现场群众零距离感受昭通本地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非遗展演有“看头”。从昭通古城抚镇门途经陡街等街道,巡游到达毛主席像广场,舞狮、舞龙、旱船蚌壳舞、端公戏、四筒鼓舞、彝族服饰秀、轿灯、苗族古歌、花灯、昭通唱书等非遗展演将气氛烘托到高潮,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观看,让广大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和感受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可以称之为非遗的巡演,是近些年来非遗宣传工作的一个创举,以民族特色为方阵的形式展示了昭通民风民俗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四筒鼓舞、端公戏等。”杨志坤告诉记者,从昭通古城一直巡演到毛主席像广场,是非遗主动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尝试,在昭通古城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为老百姓带来一个精神文化产品。

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是艺术类的传统非遗展演,“那天,从云兴街抚镇门巡游到毛主席像广场的时候,街道两旁的老百姓都走出来围观,非常热闹,很多人一直跟随到毛主席像广场。人群是流动的,将近2万人在围观,整个毛主席像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杨志坤激动地说,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走近大众,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宣传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之一,也让大家知道昭通的非遗是什么。通过宣传展示,加深老百姓对非遗的认识,增强了保护非遗的意识。

让非遗走进“风景”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点,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市文旅广体部门在创新融合机制、打造融合示范项目等方面积极探索,扎实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取得实效。

怎么把非遗运用起来?就各地的特色、各地的文化灵魂。非遗跟旅游关系特别大,它是一个地方民族的根与魂,经过一个群体集体智慧的创造,历经千百年的洗礼传承下来的,延续到今天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标识,也是一个地域的根与魂承载的主要内容。旅游要突出特色,非遗是不二之选,因为它能凸显一个地方资源的特色。

比如说昭通酱,离开昭鲁坝区,在其他地方做不出类似的醇香口感,这是昭通人几百年来的传承实践,对昭通的天时、物产、地理、气候的总结运用,形成了昭通酱的50多道传统工序,做出了被誉为“云南酱类之冠”的昭通酱……任何一项优秀的非遗都是如此。非遗保护的对象十分广泛,保护的内容纷繁庞杂,为了更好地科学地开展保护工作,将非遗分为“十大类”予以有效保护,分别是传统技艺类(含传统美食制作),传统美术类、传统医药类,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表演艺术方面的,如金江号子、昭通花灯、端公戏、四筒鼓舞、唱书及各少数民族的歌舞乐等。除此之外,有民间文学类,即各地各民族的传说故事、神话史诗、方言俚语,还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民俗类。

近年来,市非遗中心、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整合资源联合举办了春节、元宵等传统节庆的系列活动,融展览、展演、展销、互动于一体,市民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增加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收益,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能和市场活力。同时依托我市非遗资源及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开发旅游商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非遗力量。

培养传承人 让非遗“活起来”

非遗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实践,我市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正在组织开展第四批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评定和积极推进第七批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另一方面强化政策支持,让更多优秀非遗人才更好发挥聪明才智,传承创新,绽放时代之光。

大龙洞、彝族六祖分支、葡萄井的传说都是非遗项目的范畴,但要纳入非遗保护名录,就要先向当地的文化部门提出申请,通过调查申报认定,评审、公示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只有走完了公平、公正、公开、严格的申报认定程序后,项目才能进入非遗保护名录。进入了名录,建立了名录清单,才是非遗保护的开始,更多的是后续跟进的传承人培养、带徒授艺及活化利用等保护开展,并注重通过调查、采集、整理、制作,把每个优秀非遗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内容予以保护记录建档。

非遗保护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传承。通过激励传承人,扶持、组织、引导积极开展带徒授艺,不要让非遗项目迭代消亡,特别是多位高龄传承人的非遗项目,扶持开展传习已十分紧迫。

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实行先项目后人选,即传承人须跟着其所传承的非遗项目走,项目先到什么级别才能后续认定相应级别的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去世,非遗项目已经传给他儿子王某。虽然王某传承了其父的非遗项目,但他却要从县级先申报为县级传承人,然后县级文化部门根据他对这个项目的传承水平、作出的贡献、影响力等方面专门做一套含视频专题片、推荐书、申报照片等的申报资料,向市级申报、认定后,又再次整理、梳理、制作申报资料,申报给上一级。也就是说,王某所传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若要增补其父的国家级传承人位置,需要由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逐级申报,通过每一级的文化主管部门评审认定其对项目的传承力、影响力、代表性后,才能认定他为对应的项目传承人。

事实上,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不仅个体在默默耕耘,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努力让非遗“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一方面,通过加强非遗保护法治保障,我市颁布实施了《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传习推广活动,树立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另一方面,我市先后申报公布了五批市级代表性项目,参与了五批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并逐步申报认定不断壮大代表性传承人群体。与此同时,全市着力促进非遗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推出一批非遗旅游线路和非遗传习馆所(工坊),让非遗在推动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有力作用。

苗族大唢呐、巧家花灯戏、四筒鼓舞……台上,一个个非遗精品“激情呈现”,台下观众掌声连连。相信在非遗传承者的坚守中、在新一代非遗传播者的努力中、在政府不断的关心扶持中,昭通非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加强非遗技能培训 传承优秀文化

“听老人讲故事,讲的是现编的故事还是传统的故事?你要有民间文学的功底和对地方乡土人文的了解,才会有辨别、辨识的能力。做非遗工作,要有各非遗类别的基础常识,要有完整地观察,全面去了解每个非遗对象的能力,而这个基础能力就是靠组织举办非遗田野调查培训强化和提升。”杨志坤说,田野调查怎么准备、怎么了解、怎么访谈、怎么拍摄、怎么记录,怎么去观察和评估不同类别的具体项目等,这些都是非遗工作非常重要的业务,所以说田野调查就是非遗保护的命脉,没有调查就没有非遗。

如果开展非遗工作的人不懂得田野调查,就会连一个好的非遗项目摆在面前,都没办法去发现、去记录、去整理、去评估。比如某个地方有位老人唱歌唱得很好,得到线索,组织团队,带着摄像机、录音笔等设备去开展调查。通过交流,合适的时候就让其展示,如果发现老人唱歌水平很一般或者唱的是自己创作的歌曲,那就不一定继续开展后续的深度调查。如果没有调查的基础,没有开展非遗工作和非遗素养的积累,就难以辨别。因此,开展田野调查培训的目的是提升业务水平,积累非遗知识,提高用视频、照片、文字记录和书写非遗故事的能力等。

拓宽渠道 非遗传承焕发生机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对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真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传承措施,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深入践行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的理念,为传承和弘扬昭通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组织开展非遗歌舞及戏曲展演、非遗技艺展示展销、非遗图文展、“非遗+旅游”宣传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昭通近年来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非遗在连接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彩、焕发生机。

市非遗中心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非遗项目古城巡游。

昭通日报记者:杜恩亮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阅读昭通 非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