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茶”变为“幽心茶”——会仪镇党建引领发展茶产业侧记

 2023-05-16 10: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闻香识路觅茶园,沃野春茶好风光。沿着不断攀升的乡村公路驱车而上,就会在绥江县会仪镇会仪村峰顶山的半山腰与一梯梯“茶叶田”不期而遇,透过车窗就能看到一派不抬头、手扶篓、忙采摘的美丽画面,然而这只是会仪村茶园“春耕图”的一个“小拼块”。

近年来,会仪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为契机,推动“三雁”齐飞续写茶故事,让曾经的“忧心茶”变为“幽心茶”,带领群众重新拾回增收致富信心。

头雁当好“主心骨”

用好“小板凳”奏响“大合唱”

“开会了,开会了,大家端起板凳围过来咯。”一阵吆喝声响起,傍晚时分的会仪村党总支活动室又“叽叽喳喳”热闹了起来。

“十多年前大河坝赶上好政策,种植苦丁茶,大家过上了热闹年、欢乐年、团圆年,我们现在又一次迎来重操茶业的好机会……”

“要再次做好茶业这篇文章还得从转变思想开始,除李保茶……”

“县委、县政府引进的茶产业专家已进驻村里,特别想跟大家一起聊聊茶叶的新鲜事儿……”

不变的开场白、不变的浑厚嗓音,每次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做群众工作就是一场耐力跑。”会仪村党总支书记朱益田回忆起2018年的那段短短“长征路”,至今记忆犹新。“李子树要割舍、玉米秆也得挪地儿,到底划不划算?”这是群众问得最多,也是最聚焦的问题。

也许先走进群众的生活才能走进群众的思想?为了重新将群众遗弃的茶产业捡起来,重新找回当初发展茶产业的初心。会仪镇镇、村干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连续一个多月驻扎在各村民小组,与大河片区的群众同吃同劳动、同坐小板凳,在日复一日的“大锅饭”中与群众成为了“工友”“饭友”“话友”,把大规划讲小、把小订单讲实,与群众共算经济账、时间账、风险账“三笔账”,用心用情画好产业发展“同心圆”。

“我是党员我带头!”通过一次次的会,各位党员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让出1亩!”“我也让出3亩!”……片区党支部书记、党员纷纷率先“让地”,在党员的带头下,1亩、3亩、5亩……一垄垄土地连成了一片占地720余亩的茶产业示范基地。会仪村大河自然村迎来了第一缕茶香。

2019年10月,看到茶基地加工厂房开工建设,镇、村干部笑了。

归雁当好“引路人”

用好“小订单”做优“大产业”

“除了米茶,一叶、两叶、三叶的,公司都要收,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采摘10斤左右。”会仪村23组的茶农张明艳乐滋滋地跟笔者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自从九鼎峰茶业有限公司在大河坝落地后,村里的群众渐渐实现了“自由务工”,春采茶、夏除草、秋施肥、冬保水,游客来了递杯茶,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门口端上“就业饭碗”,大河片区美丽村庄的袅袅炊烟里不断秀出一张张感人的“全家福”。

乡村谋振兴,归雁来兴绥。“风水宝地,‘种’出市场才是关键”,九鼎峰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县委引进的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杨清一语道出群众多年的困惑。会仪村峰顶山位于北纬28度,雨热同季、气候温润、群山环绕、水土清洁、生态优良,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是高山天然有机茶不可多得的“黄金产区”,可谓觅一味好茶必先寻得一座好山。

那么,如何打破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带领群众端稳“茶叶饭”呢?

有销路,产业才有生命力。“农户跟公司签订收购协议,采摘的茶叶直接按5—25元/斤的价格收购,同时公司每年按协议支付群众土地流转金和茶园管理劳务报酬。”据杨清介绍,订单农业保障了卖的问题,渠道商点单、公司接单、农户签单,一改以往先种植后找销路的生产模式,让农户种得放心、管得安心、采摘舒心。

春日里来采茶忙,竹篓里的一片片绿叶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叶”,大河坝的茶农也笑了。

群雁当好“小管家”

用好“小网格”积攒“大幸福”

“只有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才能真正‘燃’起来。”这是会仪村党总支和九鼎峰茶业有限公司达成的共识。为此,会仪村积极探索“党总支+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户与合作社、公司“双捆绑”;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种植、管理、加工等各板块技术骨干负责,镇、村干部参与的技术服务团队,分时节开展“热传递式”的现场技术培训指导,走深走实专精产业路线。

人人专才能专出好茶来。为了攻克“管”的难题,会仪村采取“小网格+小管家+技术专员”的产业管护方式,将全村的茶基地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由村“两委”成员挂钩包保到组到户;运用公司免费提供的技术服务资源,整合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能人乡贤,每年组织到网格点开展3—5次轮训,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培育,推行“一网格一管家一专员”管理模式,为发展优质绿色茶装上“生态阀门”。

“以前我也是一个‘茶文盲’,在日常的跟‘网’管护中学到了不少茶知识。”会仪村党总支副书记黄安语告诉笔者,现摘的绿茶一天有“三味”,早中晚各不相同,但一枝一叶总清香。

引进一名人才,发展一项产业,造福一方群众。

目前,会仪村已建成1000亩标准化示范茶园,按照“政府主导、公司带动、农户参与”原则,联动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89户发展茶园3000亩,今年茶产量将达到20吨、产值200万元以上,已签约来自广东等省的订单5吨以上,实现了茶产业从“0”到“1”的突破。

茶旅融合换新颜,一杯一盏促增收。村民们曾经的“忧心茶”成为了今天致富开心的“幽心茶”,茶产业的发展重新拾回了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峰顶山满山的茶树更绿了,重返“茶园村”的会仪人都笑了。

通讯员 谭必丽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民生 党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