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时光丨向着美好飞奔

 2022-10-17 10:03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一条街、一条小巷、一座桥都满载着故事,记录下奋斗者抵达幸福时光的足迹。即日起,本报特别策划“幸福时光”,让我们一起穿越不同的历史片段,感受不同时代昭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用家乡人特有的视角看昭通,将老昭通的街景、人文、风俗、情怀和故事定格,领略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昭通过往。昔日的利济河落霞,临水的望海楼侧影,九孔桥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陡街高亢的吆喝声……让我们在一个个作品中感受抵达幸福时光的快乐,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茅草屋顶到石棉瓦屋顶,一间土坯房住了4代人;小平房修了整整3年,最多的时候5口人挤在40平方米的小屋里;赶集天买食物背回家,东西吃完了肩膀还在痛……这些是永善县大兴镇马坡村留给王绍鼎的记忆,也是当地大多数村民过去的生活写照。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家6口人,住的是150平方米的电梯房,医院、学校、超市都在附近,就连户口都变成居民户口了。”昭阳区靖安新区滨江社区一区21栋1404号房,48岁的王绍鼎捧着户口簿激动地说。2022年9月15日,他们一家人的户口从马坡村成功迁至靖安新区。

跨越式进城入镇,土坯房变电梯房,村民变居民……对于王绍鼎而言,改变的不仅仅是住房和身份,还有生活品质。

告别老家

安居,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也是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说起家里的老房子,王绍鼎眉头紧皱,心里的苦诉不完。在他的记忆中,一间土坯房,用几块布隔成厨房、客厅、卧室,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就组成了一个叫作“家”的地方。而那间老房子,据说还是祖爷爷建起来的,已经住了4代人。直到父亲这一辈,才将茅草房翻修成了瓦房。在那个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的年代,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大多数村民已经非常满足。

由于山高坡陡、土地贫瘠,马坡村村民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靠种植洋芋和玉米维持生计。1993年,初中毕业的王绍鼎不甘在贫困的山沟里过一辈子,选择到昆明务工,并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田静。1996年,王绍鼎与田静回老家结婚,先后生下4个孩子。为了照顾家庭,他们便没有再出远门,而是在附近打零工。

“走在路上,双脚都是软的。路面又窄又陡,下面是波涛汹涌的金沙江,上面是笔直的山梁。”田静说,回想起第一次和丈夫回家,她仍然胆战心惊。为了爬上山,她只能将穿着的高跟鞋脱了,套上四五双棉袜直接下地走路。

“她到现在还会调侃自己被骗了。”王绍鼎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妻子田静是大关县天星镇田坝村人,从海拔700多米到1800多米,有“落差”在所难免。

2008年,王绍鼎夫妇决定干一件他们人生中的“大事”——修平房。

然而,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想要在深山里修一间平房,并非易事。建房的材料需要到附近的金沙村购买,来回要走上四五个小时;没有公路,更没有交通工具,钢筋、水泥全靠人背马驮。

“海拔近2000米,40多度的坡度,从早到晚两头黑,一匹马每天最多跑2趟,一趟只能驮2袋水泥。”王绍鼎说,光是驮运水泥就花了好几个月。有了材料,还必须具备打砖的手艺,一袋水泥能打30块砖。

王绍鼎修理秋千。

在王绍鼎看来,拉水泥还不算最累的活,扛钢筋才是。为了省钱,他们只能用2根木料托底,几根烂布条拧成2根绳子套在膀子上做成“背夹子”,以便路上扛钢筋累了歇气。每天扛着钢筋走10多公里山路,肩膀磨破了皮,双脚也磨起了泡。若是途中遇到大雨,路面湿滑,一不小心滚下去,轻则摔伤,重则要命。

“如果交通方便,那么一间小房子,我们怎会修了整整3年?”说到此处,王绍鼎眼里噙满泪花。

昭通市位于乌蒙山区腹地,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级市。和王绍鼎一样,贫困群众大多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因“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在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成为昭通市重要的选项。

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好政策,2019年底,王绍鼎一家人彻底告别过去,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靖安新区。这个占地2176亩、总投资43.6亿元的跨县(区)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了昭阳、大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6个县(区)39个贫困乡(镇)229个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9256户40549人。

数据显示,昭通在脱贫攻坚期间,共建成集中安置区(点)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9个,全市35.47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一步实现进城入镇,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迎来新春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通过几代人的奋斗与守候,王绍鼎一家终于迎来了“新春”。

金秋九月,记者走进滨江社区,只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砖红色的屋顶与蔚蓝色的天空交相呼应,米白色的墙体下绿植满园、丹桂飘香,一辆辆小轿车、皮卡车、电动车停放有序,老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你追我赶、互相嬉戏。

一区21栋1404号房王绍鼎家的大门上,用红布扎成的花已经落了些许灰尘。王绍鼎说,那是3年前刚搬过来时,为了营造喜庆氛围挂上的。一进门,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绣面上彩蝶纷飞,富贵的牡丹花尽情绽放,每一针都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屋内窗明几净,沙发、电视、冰箱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现在交通条件好,娃娃读书也方便。”王绍鼎说,如果要细数搬进新居的好处,他得说上几天几夜。但于他而言,最满意的就是孩子读书有保障。由于环境限制,他读完初中就辍学务工,这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搬迁以前,即使王绍鼎拼命地干活挣钱,家里还是捉襟见肘,修房子、供孩子上学、生活各项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家里的老大、老二也跟着吃了不少苦。他说,过去每到星期五放学,孩子们常常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直到晚上10时左右才能到家,而大人也常常提心吊胆,忙完一天的活计还得拿上手电筒去路上接孩子。到了星期天,孩子们要赶回学校,又得早早煮上几个洋芋或者玉米,让他们带在路上吃。

王绍鼎感慨地说:“那时没有通公路,没有车,就算有车我们也坐不起。现在条件好多了,年龄稍小点的两个孩子就没怎么吃苦。”

生活的改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中才得以实现的。

作为农民,王绍鼎无法说出更多感激的话语,只能不断列举自己经历的事来证明。在他的印象中,2006年以前农民需要背着粮食到粮管所交公粮。后来他们不仅不用交,还可以领取粮食补贴。

据了解,公粮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也叫农业税。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这一古老的税种,在我国已延续26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2006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增进百姓福祉,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王绍鼎家一共9亩地,一年可以领到400多元粮食补贴。惠民政策不止于此。过去,粮食补贴通常需要到现场领取,现在只需办理“一卡通”,外出务工的群众不用来回跑,随时随地都能查看自己享受了哪些政策、领取了多少补贴,简单明了又省心省力。

田静在整理货品。

奔向未来

上午8时,迎着美丽的朝阳,沐浴着幸福的曙光,王绍鼎和妻子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

安居,只是幸福生活的起点。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产业就业支撑是“稳住”搬迁群众、助力群众奔向幸福的主要抓手。据介绍,昭通市通过“五个一批”就业帮扶措施,即抓外输就业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一批、整合商铺资源促就业创业一批、投用帮扶车间促就业一批、抓产业培育促就业一批,全市19.79万搬迁劳动力中,现已就业18.01万人,就业率达91%。

王绍鼎就是通过商铺资源创业的搬迁群众之一。搬到靖安新区以后,他和妻子商量,通过社区帮助对接商业贷款15万元,在美食广场开起了一个百货商店。不仅如此,他还和侄子合伙,在儿童乐园投资了秋千项目。平常妻子田静负责看店,王绍鼎就管理秋千,偶尔在附近打零工。3年时间,他们不仅还清了15万元的贷款,还购买了一辆皮卡车。

“环境变好了,生活品质提高了,人的心情自然就好了!”站在阳台边,王绍鼎一边打理种下的绿萝、月季、常青藤等花草,一边高兴地说。在客厅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夫妻俩7月份拍的婚纱照。照片上两人紧紧相拥,笑靥如花。他说,那是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的一场免费拍照活动中拍的,也算弥补了妻子心中的遗憾。过去,拍婚纱照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但如今,所有想象皆已变成现实……

时间之箭射向未来,在一次次的出发过程中,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王绍鼎,已经改变了山里人依山而居、随遇而安的生产生活习性,逐步适应了城市的奔波,150平方米的电梯房,让他看得更高远,以家为原点的幸福路在不断延伸他的梦想——执着向前行,奔向幸福路!

记者:谭光吉 文/图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