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学历偏见 ——四论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2021-12-29 15:46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说,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推进改革,做了一些大胆尝试。比如,在职称评审中不再考英语和计算机,不再唯学历、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让很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更高的平台上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在教育、人事等诸多领域,我们的改革幅度还比较小,改革步伐还比较慢,甚至依然用学历、学位、论文、外语、奖项等诸多条件来苛刻限制,进行“一票否决”,甚至任意加码,随意提高门槛,人为地把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挡在了门外。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学历越高,可能水平越高,但这只是“可能”而不是“一定”。高学历低水平、低学历高水平的现象也还是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学历教育只是诸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学来的知识、总结的经验、悟出的道理远远超过大学教育。因此,学历仅仅是证明水平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条件。

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这类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古代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今天在各条战线上,依然有很多低学历的人通过努力成为了大家和大师。

目前,很多地方和单位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一叶障目地把高学历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高层次人才,殊不知人才和学历是两码事,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是高层次人才,低学历的人也不一定成不了高层次人才。袁隆平、屠呦呦、莫言等并没有博士学位,但是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有多少人能赶上呢?

一些地方和单位,要么为了完成指标,要么为了装点门面,盲目花血本引进一些硕士、博士。一方面自身无法提供合适舞台给引进人员施展才华,另一方面这些“高知”来了后水土不服,学术成果寥寥,工作业绩平平。这不仅耽搁彼此事业,还严重浪费了人才。

人才与学历有关,但不是必然。衡量人才的标准应该是这样:当有足够的工作条件后,看能否创造性地干事,能否高效率地干成事,能否近乎完美地干好事。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引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一线工作法和项目工作法,引导人才拿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预期目标、形成良好效果。

水平和能力是人才之本,学历等各种外在表现是人才之末,既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求末。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要破除学历歧视、身份偏见,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但看功夫。

(作者  申正勇)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