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华诞 唱响百年”征文作品选 (140)我的“书香大家庭”

 2021-10-14 11:2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回想建党百年路,万千思绪涌心头。华夏大地的沧桑巨变,让中华儿女备感光荣。在这百年路上,每一位中国人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经历了从贫穷迈向富有、从农村走向城市等历程。而我的家,也由普通的农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书香大家庭”,真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父亲出生于现在的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中营村,4岁时爷爷离世,12岁时奶奶也去世了,幸而有同父异母的伯父和同母异父的姑妈可依靠。9岁时,父亲跟着伯父上昆明、下四川,背糖、挑茶叶做生意;12岁时,父亲来到现在的昭阳区布嘎回族乡迎水村,在姑妈家放牛喂马、割草拾粪,度过了少年时代。1952年,父亲与母亲结为夫妻。1956年,国家兴修永丰水库,父亲响应号召,把家搬到了现在的永丰镇元龙社区,居住至今。

父亲当过工人,在昆明、石屏、东川修过路,造过船,卖过粮。20世纪60年代,父亲回乡务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母亲靠辛勤的劳动创家立业。父亲苦中作乐,每次从田地里劳动归来,总是唱着欢快的歌曲,把满身的疲惫消融在黄昏的晚霞中。父亲常常教导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幸福。你们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1956年后,我们兄弟姐妹9人相继来到人世间,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所有家庭重担全部压在了父母亲的肩上。父亲为生产队挖煤,煤窑垮塌砸断了他的3根肋骨。出院后,生产队为了照顾他,安排他放养10多头水牛。那时,家里经济最困难。父亲白天在生产队挣工分,晚上搓草绳、打草席挣钱补贴家用;放牛归来后,舂米、筛面、搅凉粉、烙包谷粑粑……母亲则穿针引线,为我们缝衣做鞋,常常在昏暗的油灯下忙碌到深夜。

父亲在东川粮管所卖粮时,学习了阿拉伯数字,因而会称秤,但不认识购粮本上的名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只得回家务农。父亲深深地感受到没有文化的痛苦,因此,他非常重视我们的教育。他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不读书。”不论男孩女孩,都让我们去上学,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是我,夹在哥哥弟弟之间,是父母“儿子群中的姑娘宝”,从小到大,呵护有加,从不打骂。村里和我同龄的女孩有50多人,只有3人读完小学。我读初中时,有人冷嘲热讽,有人甚至上门劝告父亲不要犯傻:“姑娘是赔钱货,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抚了读书不值得,吃亏无用沾不了光,是为别人家抚人。还不如留在家里,替你洗衣做饭挣工分,养大一点就找个婆家嫁出去算了。”父亲不听,依然我行我素,还深情地对我说:“要好好读书,认字识文化,多一双‘眼睛’,多一分智慧。”不管生活多么辛苦,父亲总会在夜晚来临时,让我们围坐在火塘边,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教育我们不要怕苦怕累,多做善事和好事,让我们家成为一个“书香大家庭”。

母亲对我们希望不高:“只要读了书,进城卖粮会算账,不会走错厕所,是个初中生就行了。”父亲则希望子女们:“能像对门邻居大姨妈家的女儿一样,端上‘铁饭碗’,当上小学老师,成为共产党员或者是‘公家的人’。”只要看着我们手里捧着书,他就开心。他从不使唤我们去挣工分、去薅草、放牛、做家务。他说:“看着你们读书,我浑身都是劲,忙也不觉忙、累也不觉累了。”所以,读书成了我和弟妹们不干活的“挡箭牌”。当然,我们也更加勤奋学习,总想在学校里获得“三好学生”,以此慰藉辛苦耕耘的父母。

那时的生产队规定,不满12岁是不能挣工分的。我只得不负父命,勤奋读书。当我去簸箕湾(现在的龙家祠堂旁)上初一时,也只有11岁。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时,我正在现在的昭阳区永丰镇绿荫社区簸箕湾村读高中(那时学校叫永丰中学),学校推荐我们班5位同学去参加考试,以适应未来严格的高考制度。不满16岁的我,考上了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校长很高兴,亲自带队,领着师生30多人,浩浩荡荡到我家祝贺。春节刚过不久,家家都还有糯米面,父母借来了10多位邻居的糯米面,六七人做糯米粑粑,款待我的老师和同学。

那年,我是原昭通县永丰公社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也是云南民族学院录取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云南,这届学生年龄差距大、求知欲旺盛是共同特征,出现了不少知名人士而备受世人瞩目。这些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幸运儿,填补了“人才断层”之后,挑起了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重任。如今,大多已是人到晚年,退休赋闲了。

哥哥大我6岁,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本来他可以选择复读,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留在农村帮助父母挣钱供我们读书。记得哥哥在永丰拖拉机站做临时工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6元,哥哥只留下6元,其余的全部寄给我。有一年寒假,我要从昆明回来,没有路费,哥哥把自己心爱的怀表卖了16元凑成路费给我。

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亲人。因此,从我20岁参加工作以来,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单身还是成了家,我都把弟弟妹妹、侄子侄女带在身边,照顾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检查作业,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他们努力、勤奋,一个个考进了高中、大学。如今,弟弟妹妹早已结婚并生儿育女,哥哥弟弟还当上了爷爷、外公。在这个拥有42人的大家庭里,有共产党员14人,大学及以上学历28人,有的是干部、教师,有的是医生、工程师,有的虽然现在还是中小学生,但成绩都很优秀。

是的,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才有改革开放,才有我们家的种种变化,才圆了父亲(已逝去多年)“书香大家庭”的梦想。

作者:马贤英


审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杜恩亮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杜恩亮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