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沿着高速看昭通(24)——鸡鸣山村飞出“金凤凰”

 2021-09-26 03: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沿着高速看昭通”采访组从水富市沿渝昆高速公路向南驶出普洱收费站进入盐津县,到达兴隆乡时,清新空气扑鼻而来,漫山碧透、层林尽染,产业兴旺的场景随处可见。近年来,兴隆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做大鸡牛竹”的产业发展宗旨,以合作社为载体,大力发展乡村致富产业,在兴隆乡形成了牛儿满村落,鸡鸣山林间,竹林遍山间的乡村振兴画卷。

汪舒 摄

在兴隆村大水沟村民小组,沿着沟两侧的山林间,数十间鸡舍散布其中,不时有公鸡打鸣的声音传出来。这是“盐津大水沟乌骨鸡养殖专业合社”,依托村民小组自留山林的茂盛植被,在林间搭建鸡舍,让养殖的乌骨鸡在林间自由觅食、自由生长,以生态养殖乌骨鸡带动村民致富的一个典型合作社。

据合作社负责人陈启才介绍,为响应盐津县委、县政府打造乌骨鸡产业的号召,他在养殖乌骨鸡6年的基础上,2017年,在乡党委、乡政府及村“两委”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盐津大水沟乌骨鸡养殖专业合社”,开始了从散养到规范养殖,再到带动村民养鸡致富的发展之路。

在鸡舍里,陈启才吹了几声口哨,毛色黑亮的乌骨鸡从四面八方就围了过来,他一边给鸡投食,一边讲起了合作社养殖乌骨鸡的经历。合作社成立之初,陈启才就采用圈舍养殖方式,他率先在山林间搭建15间鸡舍,每间在60—100平方米,每个鸡舍一次性可投入鸡苗1000羽左右。随着鸡苗长大些,他便打开鸡舍,让乌骨鸡在分隔好的山林间自由觅食,他还摸索出用中药拌入饲料的方法给乌骨鸡预防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出了一条“鸡舍+散放养”的养殖方式。这样养殖出来的乌骨鸡不但环保生态,而肉质细腻、口感好,进入市场很受欢迎,从而也增加了大家养殖的信心。

村民杨彬,在2021年初加入了合作社,搭建一间鸡舍,6月上旬,从合作社领取了第一批500羽鸡苗,在合作社的指导下,至今存栏480多羽,每只鸡在2公斤左右,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出栏了,现在每公斤市场价格在46元左右,1羽利润有10—20元。看到发展希望的他,已经搭建起了25间鸡舍,并跟合作社预定了鸡苗,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汪舒 摄

据介绍,合作社共有社员120多人,现存栏乌骨鸡3万多羽,2021年上半年,已出栏乌骨鸡3万多羽,实现利润近40万元。

乌骨鸡养殖已经成为了盐津县的一个阳光产业。2020年,全县乌骨鸡年出栏达228万羽,是2019年末的1.9倍,实现了保种选育、脱温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四个环节”全产业链条全贯通,合作社在乌骨鸡养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21年9月中旬,盐津县在昆明市召开“盐津黑凤凰、香味满春城”乌鸡产业推介会,得到了全国各地客商的一致好评,盐津乌骨鸡振翅而飞的动力更加强劲。

据悉,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上,全市实现了11个县(市、区)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县级全覆盖,为3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会计代理记账服务,全市注册登记合作社7013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社542个,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26.35万户,入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2450元以上。

采访手记

惟其艰难 才更显勇毅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昭通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作出六大产业的发展决策。市供销社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由党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各种种植、养殖、销售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在全市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和扎实推进“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中,积极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建在合作社、党建引领产业兴”的增收致富之路。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供销部门紧紧围绕“为农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从供与销两端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实行经济联合。干部、职工始终发扬“扁担”精神,负重跋涉,围绕全市农业农村中心工作,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架起了市场与“三农”之间的桥梁,为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利涛 陈忠华

审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