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新当选县长郑磊答记者提问

 2016-03-04 16:34  来源:盐津网

盐津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今日上午胜利闭幕。随后,盐津县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媒体关注。新当选县长郑磊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县政府驻地迁移、产业发展、城乡综合环境整治、绿色发展、乡村旅游、保障措施八个方面回答中国网、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法制报、春城晚报、昭通日报、微昭通、盐津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一、关于脱贫攻坚

云南日报记者谢毅:当下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已成为热门词汇,刚才您也多次提到,想请问县长,面对盐津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实际,您对脱贫工作有什么具体的考虑和打算?

郑磊:盐津县历来就是一个集“山区、多灾、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我们共有6个贫困乡镇、55个贫困村、21826户80135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2.48%。按照“三年脱贫、五年小康”目标要求,我们2016年需要脱贫3.6万人,2017年需要脱贫2.2万人,2018年需要脱贫2.2万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多项措施,确保如期脱贫。一是组织发动群众。抓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这个关键,切实把群众组织起来,探索实践村“两委”领导下“理事会+合作社+群众”的脱贫新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激发群众自主自愿脱贫的强烈愿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我们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确定了“三进一建”的思路,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打牢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溜索改桥和建制村公路硬化等,为贫困地区脱贫减贫、发展致富创造条件。四是培育产业发展。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完善土地流转、金融融资等配套政策,围绕农业产业化扶持生产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扎实抓好庄园经济、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营主体发展,围绕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

在此,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采取“三进一建”和分散安置的方式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分五类安置。第一类是进县城,贫困户到县城购置商品房(含有房屋产权的二手房),每户补助8万元,非贫困户到县城购置商品房(含有房屋产权的二手房),每户补助6万元。第二类是进乡镇或集镇,贫困户到乡镇集镇购置商品房(含乡镇统规统建房和有房屋产权的二手房),每户补助6万元,非贫困户到乡镇集镇购置商品房(含乡镇统规统建房和有房屋产权的二手房),每户补助4万元。第三类是进现有村庄(现有村庄指已形成街道的群众聚居点,且基础设施健全,出行、购物、上学、就医方便),贫困户到现有村庄安置点建房的每户补助5万元,非贫困户每补助3万元。第四类是建设新村,贫困户到新村安置点建房的每户补助4万元,非贫困户每户补助1.2万元。第五类是分散安置。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为每户补助4万元,非贫困户每户补助1.2万元。有贷款意愿的搬迁农户还可向项目承贷公司申请6万元的住房建设转贷资金,并享受3年期限的政府贴息补助,3年内农户自行承担2%的年利率,其余部分由政府承担,3年后农户自行还本还息。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上,我们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先建机制、后搞建设”,“科学规划、彰显特色”, “整合投入、规范运作”,“乡镇主导、群众主体”原则。

二、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

昭通日报记者刘建忠:刚才您介绍了盐津县“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生产力布局,请问县长:“一城四片区”生产力布局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提出来的?

郑磊:“十三五”时期是盐津发展最为关键的五年,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如何布局未来五年的生产力重点,县委县政府很慎重。在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改变了原来以行政区划为主体的空间布局,从优化县域经济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各种资源集聚等方面考虑,提出了“一城四片区”的生产力布局。一城,即县城。主要以“半小时交通轴线”为脉络,构建 “一河、两岸、四组团”城市结构。重点推进水田坝、盐井、黄桷槽、黄毛坝四个组团建设。四片区,即清洁载能园片区,以柿子镇为核心,依托水电、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等优势资源,加快生产要素配置,推动清洁电能与矿冶加工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以电石化工、矿冶建材、硅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片区,以中和镇为核心,通过新型工业孵化园平台,吸引一批生产集约化和环境友好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片区,依托牛寨、落雁、兴隆独特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蔬菜、茶叶、中药材、花卉、乌骨鸡、淡水渔业等特色农业为主的休闲度假、生态体验、科技示范、健康养生等功能各异的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建设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高新产业园片区,依托水田新区建设,协同推进园区基础建设,借力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利用政策及市场引导,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基础,集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为水田新区城市运营提供动力支撑,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一城四片区”的生产力布局,突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了县城的中心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各乡镇围绕发展极核,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构建全县产业发展“一盘棋”的格局。

三、关于县政府驻地迁移

春城晚报记者申时勋:据我了解,盐津县政府驻地迁移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请问县长,县政府驻地迁移为什么会选择水田坝这个地方?您对水田新区建设有什么样的规划和设想?部分群众担心,水田新区的建设,会影响老县城和黄桷槽片区的发展,您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郑磊:首先,我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县政府驻地迁移为什么选址在水田坝?大家都知道,盐津县处在关河峡谷地带,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为最大程度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寻觅发展空间,县政府驻地迁移势在必行。选址在水田坝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承载力强。水田规划用地面积为505.78公顷,地势开阔,自然环境良好,海拔700-800米,全年气候适宜人居,通过多方论证,在此修建县城较为适宜。二是交通便捷。水田坝离老县城约3.5公里,距G85高速8公里,下步将有两条公路经过水田坝,即豆沙—水田坝,中和—水田坝。同时,县委、政府通过多方努力,渝昆高铁拟在水田坝设立高铁站点,水田坝至青龙咀的公路拟将纳入宜昭高速统建,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产业的布局和资源的共享。

第二个问题,对水田新区建设的规划和设想我们是这样考虑的:水田新区以“乌蒙故里,水田山居”为定位,按照山水城市、智慧城市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为建设目标,遵循“自然、山水、园林‘森林”的规划理念,力求尊重自然生态 、尊重历史文化;注重现代科技、注重环境美学;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规划区面积5.05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5.2万。城市空间布局为“一心两轴四大动能分区”,“一心”是指位于沙坝子的城市中心区,“两轴”是指由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分别向从孙家坪以及落水洞方向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和从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向洒河村以及陈家坪方向延伸的旅游发展轴,“四大功能分区”即城市中心区、城市居住生活区、商务娱乐区、城市绿地景观区四大功能分区。我们的目标是将水田新区打造成为位居川滇结合部,影响两省数县市,辐射带动乡镇村,集“山水田园城市、智慧城市”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宜居城市。为了促进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我们还规划了3.2平方公里的高新产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与水田新区紧密相连,主要以发展新型建材、生物医药、LED、创意设计、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努力将园区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实现城市和产业共生、共利。

第三个问题,部分群众担心水田新区的建设会影响老县城和黄桷槽的发展问题:县委、县政府对此是有所考虑的,在集中打造水田新区的同时,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形成“一河两岸四组团”的空间布局形态,将各片区进行功能分区。盐井镇组团,主要打造传统商业、金融服务区、居住综合区;黄桷槽组团,主要打造文化娱乐、商业、居住综合区;黄毛坝组团,主要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型工业区;水田坝组团,主要发展行政、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综合区。通过功能分区后,新老城区提质打造正在与水田新区建设同步推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居住环境逐步改善,有效促进了新老城区与水田新区的共同发展。

四、关于产业发展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徐有定:据我了解,近年来盐津在产业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您对这项工作有什么打算?

郑磊:关于盐津的产业发展,历届县委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做好生态经济这篇文章。为此,“十三五”规划中,我们从自身的生态优势和发展环境初步确定了“四大生态产业”。

一是重点加快培育以竹笋、中药材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加工业。以农业种养殖基地建设为载体,围绕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精品蔬菜加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农产品产业链,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云南冠翔、竹银华山、红七公等企业带动蔬菜加工,打造绿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发展;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山地混农林业模式,建立“林-农”“林-牧”融合经营体系,扶持发展一批特色家庭农场,建立乌骨鸡、中药材等一批合作社联社,切实壮大产业规模,发展与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等加工业相配套的订单农业,推进原料生产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并以发展电商农业未契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水电开发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在改造提升煤化工、矿冶建材等支柱产业,加快推进石灰、精选煤等产业延伸项目的同时,依托盐津丰富的水能资源,加强水电站及配套电网建设;以柿子镇为核心,依托水电、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等优势资源,通过直供电改革,大力推进县内小水电资源整合,推进大关、水富、永善、威信、镇雄至柿子输变线路和基地生产要素配置,推动清洁电能与矿冶加工融合发展,把柿子镇打造成以电石化工、矿冶建材、硅矿产业为主的清洁载能集聚区。

三是以石英砂为原材料的硅产业。依托盐津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的石英砂资源,结合丰富的电能、水能资源,走新型矿电结合路子,以石英砂材料为源头,初步规划硅产业项目41个,主要围绕硅质原料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用硅产业、太阳能用硅产业、玻璃深加工制品产业、玻纤产业、有机硅产业、产业平台项目等七方面进行布局,着力培育一批以新型材料为主的制造企业,打造现代化的硅产业集群。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62.51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08.30亿元,年利税42.42亿元,提供10000个左右就业岗位。

四是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以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以产业开发型、休闲养生型为主的现代农业庄园。

五、关于城乡综合环境整治

云南法制报记者汪波:我来过盐津多次。这次来县城我可以感受到城乡环境秩序上的明显改善,请问县长,您对城乡环境整治下步工作有什么具体打算吗?

郑磊:对于盐津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们是这样打算的。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盐津生态良好,但地质破碎,人民群众生存条件恶劣、生产生活空间紧凑。基于这些客观因素考虑,下步我们将切实加强规划,以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县城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加快“一城四片区”生产力布局,认真落实“防、治、管、建”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国土承载能力,优化城乡环境综合秩序,提升盐津的对外形象,构建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刚才,这位记者朋友也谈到,现在我们的城乡环境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这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成绩的取得还需要我们继续长期保持下去,因此,县人民政府在这块工作上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以“突出重要节点路段,强化集中整治”为抓手,严格按照《盐津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亮化美化城乡环境,加快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充实环卫管理工作人员,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城乡群众讲卫生、保健康、除陋习、树新风,优化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

六、关于绿色发展

微昭通记者张永刚:盐津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处处山青水秀,但盐津也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之一,发展任务很重。我想请问县长,您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环境承载能力,实现绿色发展?

郑磊:盐津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优的资源是绿色(森林覆盖率为55%),绿色发展对盐津至关重要。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牢。一是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把绿水青山当作金山银山,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紧紧抓住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机会,加快还林造林步伐,力争“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达60%;要抓住水田新区建设机遇,强化规划引领,加快项目落地,把水田新区真正建设成为海绵城市;加快集镇“两污”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体系,强化面源污染控制,确保人民群众有一个能安居乐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二是优化发展空间。坚持规划优先,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优化国土开发,节约利用资源;以易地扶贫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口进县城、进集镇、进旧有村庄,发挥好人口集聚的优势,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三是发展绿色产业。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推动农产品特色化、精品化;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将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利用我县电力丰富的优势,发展清洁载能产业。

七、关于乡村旅游发展

中国网记者任正丽:我们知道,去年盐津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我想请问县长,盐津的乡村旅游亮点有哪些?今后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快发展,并争取“走得出去”“走得更大、更远”?

郑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盐津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去年,我们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荣誉称号,全省只有罗平县和我们盐津县两个。

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县共有3A级景区1个,星级酒店3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旅行分社1家,经济型酒店5家,星级农家乐12家,特色民居客栈7家,铜盘级以上旅游餐馆3家,旅游团队餐饮服务企业2家。去年全县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下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全力打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张牌。

一是梳理成熟点。对一批基础条件业态已成熟,发展成长性好的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经营管理现状、市场发展潜力,查找存在差距、努力完善提升。

二是推进标准化。按照乡村旅游特色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要求,对成熟的乡村旅游点,逐一落实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服务功能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是形成可游性。围绕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按照“一点一特色”的思路,提升旅游产品的品味要素和亮点特色。

四是抓好营与销。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制度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制定旅游营销奖励政策,抓好乡村旅游形象宣传,利用各种平台、渠道开展好乡村旅游外宣营销活动。

八、关于保障措施

盐津电视台记者黄春燕:通过刚才您的一系列情况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今年盐津县政府的多项重点工作安排,我想请问县长,对于这些重点工作,县人民政府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保障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呢?

郑磊:为了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出台了4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抓实项目工作。今年,县政府将筹措100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进行滚动使用,确保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二是拓宽资金渠道。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来增加资金投入。第一是争取上级资金。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对接汇报,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和财政转移支付。第二是投融资。县委将今年确定为“投融资突破年”,就是要发挥 “六个政府性投融资公司、两贷款、一担保、四大国有金融机构” 的作用,加快推动与市农发行、市交投公司的深度合作,积极与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融资平台的沟通协调,努力实现45亿元融资目标。第三是招商引资。坚持外引内培,强化项目策划、包装与推介,提升招商选资水平;建立招商项目“滚动销号”制度,对未签订招商协议、纳入招商统计的项目进行梳理,一一对接,促成签约;继续落实“9+3”包帮办制度,创新引资引智体制机制,提高招商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三是全力推进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理顺关系、激发活力;深化简政放权,制定权责清单,规范县级审批,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审批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平台和机制,打通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流转与金融融资的联通渠道;四是强化自身建设。主要是围绕 “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不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