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华诞 唱响百年”征文作品选 (110)百年风雨 四代情思

 2021-08-08 16:23  来源:昭通新闻网

 

爷爷生在一个偏僻又荒凉的小山村,这是一方依山傍水、与世无争的土地。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反复讲述他辉煌的战功和非凡的人生。战争、饥荒、混乱、抗日是他的时代标签,爷爷口中的故事精彩绝伦、引人入胜,数次诱惑着我妄图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去看看那枪林弹雨的画卷。战争,不仅给了爷爷在孙辈面前炫耀的资本,也成了爷爷往后岁月的支撑。在爷爷的讲述中,父亲、我和我的孩子受到了红色洗礼。

 有一年,爷爷的部队在攻打敌人的碉堡时,要选一名扛炸药包的战士,而且只有共产党员才能担任,当时爷爷还没有入党,为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爷爷在火线上突击入了党。也是在那一次战斗中,爷爷腿上落下残疾。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回到故乡,回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爷爷的人生是否算得上灼灼其华,我不得而知,但他心中的那一腔热血绝对不是矫情的电视剧中那些人物能够比肩的。他总会提起四渡赤水的奇计、巧渡金沙江的智慧、强渡大渡河的霸气、飞夺泸定桥的勇气;他总会提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如虹;他总会提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那句略带乡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带给人的震撼。

 如今,爷爷已是百岁高龄,他还在反反复复地讲着那曾讲了无数遍的故事。1949年,我的父亲出生了。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终年与土地为伴。常年的劳作,让父亲的手上生了厚厚的老茧。每当父亲牵着我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他的手特别硌人。老茧,是勤劳的人特有的标志。父亲和母亲都是依靠土地生活的人,父亲上过几年小学,早年的时候,跟着一个师傅学了配钥匙的手艺,农忙时和母亲在地里劳作,农闲时就摆个地摊给别人配钥匙,我就在地头的草地上与石头玩、与蚯蚓斗。下地或者收摊后回到家里,父亲便忙前忙后,还得照顾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和母亲。有时因为农活紧张或者收摊迟回家晚了,父亲还会继续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去完成白天没有干完的活。虽然忙碌,但他总是笑眯眯的,仿佛生活毫无波折。小时候,只知道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一蹦一跳。父亲时常会和别的人一起去村里人家“做客”,我也尾随他们的背影而去。他们一会儿闲聊家常,一会儿提出问题,并写在一个油纸封面的记事本上。临走时,主人要留我们吃饭,父亲和一起去的人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外赶。等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村里的党总支书记,他们去别人家里是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父亲认为,要带领村民把日子过好,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所以,父亲把发展党员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把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吸收到党的队伍里,通过带动党员致富,再让党员带动全村致富。

 1978年,那是父亲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他和村上的干部商量最多的就是分田到户。多年过去了,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也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做法。我后来上大学要入党时,父亲多次在电话里告诉我,入党不是想着给自己带来啥好处,而是要看自己能给老百姓做些什么。大学毕业时,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干部,每天接触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为他们提供服务,替他们出谋划策,帮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2020年,我的孩子刚满18周岁,在爷爷、父亲和我的影响下,郑重地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学校党组织的慎重考察,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我的孩子秉持“少年中国”的精神内核,虽平凡但怀揣理想、坚持信念,骨子里流淌着三代人薪火相传的红色情结。我告诉孩子,以后大学毕业,也要回到家乡,从事最普通的基层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投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自己的家乡大变样。

 如今,我们一家四代人,怀揣同样的初心与梦想,面对鲜红的党旗,体验着中国乃至世界发生的变化。变化的不仅仅是亮眼的经济成就、宜人的城乡面貌、惊艳的文化影响力,还是理想价值从“和平”到“和谐”的层层递进,是人民情怀从“存异”到“大同”的逐渐演化。红色早已超越其原本意义,而成为时代最鲜明、最具主导性的精神指标。

 2020年国庆节,我们一家去了北京,一步一步地走过那些虽从未见过却早已熟悉的路。触摸,那是以血肉之躯筑造的青石砖,我用心感受着万里长城的沧桑和历史;细看,那是红墙绿瓦的紫禁城,阳光照射在这幢金灿灿的建筑上,它已经默默地在这里见证了多少时代的风变迁;聆听,那是天安门响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我的耳边不断回荡着“起来,起来,起来”的声音,我的内心无比震撼。望着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的毛主席画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声音似乎就在耳畔回荡。而今,新中国经历了72年的风风雨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也早已从当初的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国家如此强大,国民更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为国家的强大而更加努力。“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就越纯洁。”青年,肩负着无数人的期盼和祖国的未来,更要在最单纯、美好的生活里坚持着最崇高的信仰,将“一定要做个好人,做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的家风代代相传。

作者:李朝阳


审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杜恩亮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杜恩亮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