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7-16 12:41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正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全市上下“一盘棋”,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认真谋划“十四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作,出台《昭通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33条)等20多个办法措施,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目前,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和部门政治站位不够高,主动担当服务意识还不强,工作协同推进不力。二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意见、措施和办法,但落实不力、效果不好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面积严重不足,“数字政府”“智慧政务”建设滞后。四是要素保障力度不够导致项目落地难时有发生。
“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发展,营造昭通一流优质营商环境。
一、坚持解放思想,树牢一流发展理念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必须对标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对标企业群众需求,敢于打破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对症下药”、靶向发力,在解放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坚持改革破局,打造一流审批环境
昭通要破局,关键在改革。我们要对标借鉴发达地方经验,坚持“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审管分离”原则,成立市、县(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局,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切实解决审批部门互为前置、互相推诿、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接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一件事一次办”和“四减”工作开展,营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营商环境。
三、坚持便民利企,打造一流服务平台
坚持一切为了服务群众和企业,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全力推进县、乡、村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达标建设和“智慧政务”建设,推广运用“一部手机办事通”,积极提供导办代办、全程帮办等服务,推动“一网、一门、一次”工作落实,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坚持监督管理,打造一流服务队伍
紧盯打造“规范、便民、高效、廉洁”政府要求,畅通市场主体评价营商环境渠道,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培训,运用“好差评”、媒体曝光、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等措施,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风实、业务素质强、服务态度好、服务理念新的政务服务乌蒙铁军。
五、坚持协同发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牢固树立“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理念,拿出“勇敢善真”的政治担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定力、善作善成的执行力,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政务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为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