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7-16 11:15“十四五”期间,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对标全市实现“三个定位”、做好“四篇文章”,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昭通版本,奋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重点从七个方面着力:
一、围绕产业特色优势,着力优化基地布局
苹果在昭阳、鲁甸打造10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竹子在北部8个县(市)打造15个以上10万亩集中连片优质基地;马铃薯以昭阳、鲁甸、巧家等7县(区)为重点,建设11个万亩连片、6个5000亩连片的示范基地;生猪依托50万头以上规模全产业链项目,建设300万吨饲料基地、300万头屠宰基地;天麻以彝良为核心,以镇雄、永善、大关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花椒以鲁甸、巧家、永善、彝良、昭阳为重点实施青椒基地提质改造、高二半山区建设红椒基地。
二、围绕延长产业链条,着力抓好加工环节
坚持园区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以村为单元建设原料基地,以县为单位建设加工基地,苹果重点抓采后分选包装,竹子重点抓产地初加工和年产万吨以上竹笋精深加工,马铃薯重点抓分级包装,生猪重点抓饲料和屠宰加工,天麻和花椒重点抓精深加工,加快打造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的产业链条,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价值链增值留在当地。
三、围绕强化龙头带动,着力培优市场主体
树牢全产业链招商意识,着力引进20户以上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企业,带动培优一批本土企业,到2025年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0户以上。同时,实施合作社“双提升”行动,到2025年规范提升合作社5000个以上,全面推行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双绑”机制,把小农户引入全产业链发展轨道,形成抱团发展格局。
四、围绕绿色有机重点,着力抓实品牌创建
及时修订完善地方农业标准、企业标准,加大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力度,到2025年绿色食品认证增加到350个以上、有机产品增加到300个以上。
五、围绕线上线下联动,着力拓展销售渠道
依托县、乡、村三级电商平台,探索实体营销、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营销途径,加快建设一批“直采直销基地”,推动从生产基地端到市场消费端直采共享,扩宽产品营销渠道,“十四五”期间实现涉农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
六、围绕改革创新突破,着力强化科技支撑
依托全市农科专家队伍,按照一个产业设置一名首席专家、组建一个技术团队、孵化一批科技成果、建设一批示范基地的思路,争取用3年时间,探索建立起基本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首席专家体系。
七、围绕示范创建引领,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将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建设作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大财政涉农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投入力度,统筹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农田建设、通信网络、冷链物流等项目集中发力,切实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