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1-07-16 11:13一、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任务
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可使昭通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的必要条件。“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定位”“四篇文章”的部署要求,奋力构建“一沿两纵两横”对外大通道、“一核两极四中心”大枢纽、公铁水航管融合发展的大物流、新基建引领的智慧交通、“交通+X”融合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在“大”的基础上向“强”迈进一大步,在“有”的基础上向“好”迈进一大步,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适度超前”迈进一大步。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谋划落地2460亿元重大项目,完成2100亿元投资,实施“811”公路工程,再建800公里高速公路,再实施10000公里农村公路和1000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00公里,实现“县县双高速”;实施“235”铁路工程,建成叙毕铁路和渝昆高铁,铁路通车里程达540公里,启动建设攀昭毕、昭六、宜西攀3条铁路,做实沿金沙江、东川至巧家等5条铁路前期工作,推动“县县通高铁”;实施“331”水运工程,完成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3个库区高等级航道和翻坝转运设施建设,启动横江复航,航道通航里程达600公里,实现“通江达海”;实施“127”民航工程,建成并转场投运昭通新机场,推进镇雄、永善两个机场建设,推进巧家、盐津等7个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推动“县县有机场”,昭通机场通航城市达20个。
二、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措施和建议
打造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还需大胆创新、积极探寻破解项目落地难、财力支撑不足、建设管理难等困难和问题。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围绕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和布局,高标准完成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五个规划编制。
二是强化汇报争取。加大对部、省相关部门的协调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将宜西攀、昭六、昭通经会泽至昆明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纳入国家或省规划支持建设。
三是强化资金筹措。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方式,采取“使用REITS融资、设立发展基金、成立类金融公司、盘活资产变现、整合优质资源、培育上市公司”等措施,持续强化项目筹融资工作。
四是强化国企作用。通过改革来增强国企实力,激发活力,提升竞争力,让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是强化金融保障。首先是强化风险防控,避免出现金融风险;其次是强化金融创新,通过金融手段把优质的基础设施、矿产和气候等资源变成资金或资本,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
六是推动大数据中心建设。昭通具有建设大数据中心所需的电力、气候等方面的优势,建设市委推动建立大数据中心,通过发展数据经济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