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学院发挥学科和科技优势 助推昭通天麻产业发展

 2021-06-21 21: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通过典型示范、技能培训及推广应用,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是很多地方脱贫攻坚的做法之一。

昭通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区。然而,昭通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野生优质中药材,其中昭通天麻驰名世界,质量和药效得到市场公认。昭通拥有最适宜天麻生长,特别是乌天麻生长的土壤环境和温凉潮湿的气候条件,绿水青山无污染。昭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大力发展天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特别是以彝良县为中心的小草坝天麻主产区,有昭通最大的原始森林,四川盆地的暖流与云贵高原寒流交汇于此,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多雨多雾,气候温凉潮湿,为优质天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虽然昭通天麻资源优势明显,但多年以来,天麻产品主要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缺乏拉动力量,需要解决产品深加工和生态破坏两个关键问题。

针对昭通天麻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昭通学院组织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深入开展天麻种植、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及技能培训,助推昭通天麻产业发展和生态振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显威力

昭通学院组织相关教师团队,通过与科研院所、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共同合作,集中围绕天麻种植和产品研发环节开展科学研究与实践,解决关键问题。

实施天麻仿野生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重点围绕天麻种植过程中种植地点随意、种植方式不规范等问题,部分地方乌天麻种植模式与其生长特性和当地的气候环境相矛盾,造成天麻减产或无产,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研究制定了《天麻仿野生规范化种植技术手册》,并进行推广。2017年开始,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老师程立君带领的团队通过对昭通市天麻种植进行实地调研,在总结经验和大量使用大田种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昭通的气候环境条件,总结提炼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与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合作,分别在永善县团结乡、彝良县小草坝镇、大关县木杆镇三江口建立示范基地3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进行推广。同时,开展技能培训30余场,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推广天麻仿野生规范化种植3000余亩。在开展技术培训时,小草坝镇贫困户杨铠明说:“以前种天麻,收成靠运气,种3亩,收1亩,遇到气候不好的年份,彻底无收,通过昭通学院教师开展天麻种植技术培训后,我学到了很多管用的技术,天麻产量有了保证,我对脱贫有了信心。”

开展天麻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围绕天麻种植产量普遍不高的问题,通过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和大田种植比较试验,研发形成天麻优质高产栽培模式,减少了木材使用量,提高了天麻产量,同时保证了天麻质量。在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形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收入,程立君及其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对现有的种植技术进行改良,探索形成了新的有性种植套种无性种植的新模式,在参与合作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中,天麻产量提升了10%,亩产增值400余元,经过质量检测,天麻中的天麻素、巴利森苷类和多糖含量远高于《中国药典》要求,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通过试验推广,目前昭通市推广面积达2000余亩。

推进替代菌材和菌材林研究。天麻种植必须大量使用木材,传统的种植方式主要采伐自然林,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据小草坝林场工作人员介绍,多年前,林场周边各种杂树很多,前些年随着天麻种植面积的扩大,乱砍滥伐现象严重,虽然群众的收入增加了,但给生态环境和林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群众靠种植天麻致富与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急需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键问题。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老师黄先敏带领的团队,针对该问题通过认真研究和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两个可行性方案:一是通过废弃的苹果枝和桑树枝整合后开发天麻种植替代菌材;二是筛选适合种植的速生树种,在天麻种植区域配套种植,让土地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当前天麻种植中菌材的问题。目前,替代菌材已经创造了500万元的产值,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

加快天麻系列产品研发。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在前期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天麻的药用和食用特性,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天麻产品,助推天麻产业升级,同时实施品牌战略。为解决天麻种植后产品的销路问题,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于2017年初开展天麻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昭通天麻正常生长的周期为3年,为了保证推广种植基地天麻顺利销售,提升天麻品质,确保农户的经济效益,科研团队在时间紧、研究任务重的情况下,团队所有成员拧成一股绳,经过1000多天的持续攻关,深入分析天麻的药效成分和新化学物质成分,得到了3000多组数据。201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天麻作为食药两用物质在云南和贵州进行试点。在政策的支持下,团队成员抓住时机,总结数据,不断验证,与本土相关天麻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天麻系列产品10款,包括“黄金时刻”“天麻酒”“天麻糖果”“鼓天麻”等。产品黄金时刻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市场估值1000万元。2019年,上市产品3个,获得经济效益400余万元,对口帮扶企业——昭通市鑫宏优天麻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评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获“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同时,学院协调多方力量组建科研团队,找出关键问题,克服多种困难,保障人才、技术、研发资金到位。

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推动天麻产业提质增效。在乌蒙山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落后,大多还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通过学院教师科研团队将多方力量整合,将科学技术融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形成利益联结体系,逐步形成规模化、组织化的高效模式,让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让贫困户与产业发展同步受益。

传统的天麻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砍伐树木,破坏了生态,通过学院教师科研团队技术攻关找到木材的替代品,利用废弃苹果枝条和桑树枝条整合替代菌材,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形成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既产出天麻使农户增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目标,闯出一条贫困地区推进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培养本土产业人才。昭通学院于2018年成立天麻研究院和天麻学院,天麻研究院以教师科研团队为主,对制约昭通天麻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进行攻关;天麻学院则以学生和产业技术人员为主,实行全产业链开课,从天麻栽培、“两菌”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力求提高在校学生和产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助力昭通天麻产业发展。

成效与经验

昭通学院注重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充分利用学院在农学、食品安全和市场营销上的科研优势,与地方的优势资源有机结合,以本土人才、技术和资金为依托,助力脱贫攻坚,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推动天麻企业发展,助力农户增产增收。2019年,昭通市天麻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覆盖7个县(区)41个乡(镇)92个村两万多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51户25600人,天麻种植区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4450元以上,综合产值达50亿元以上。学院经过与多方合作,2018年至今,在重点贫困区域开展天麻种植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开发天麻系列产品,预计到2023年,开发的天麻系列加工产品产值达2000余万元。

研发替代菌材,守护绿水青山。传统的天麻种植需采伐木材,种植1亩天麻需要1500多公斤木材,需要砍伐10多棵大树,大面积的天麻种植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学院采取集中攻关,突破传统的天麻种植长期以来采伐天然林的难题,通过利用废弃的苹果枝和桑树枝研发替代菌材和筛选适合的速生树种进行配套种植,减少和杜绝无限度地砍伐树木,守护了绿水青山,有力支持昭通市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科研攻关为突破点,助力地方产业扶贫。目前,团队教师利用申请的国家、省、市相关科研课题《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技术集成与推广》《不同产地天麻中巴利森苷和多糖含量的差异性研究》《昭通天麻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与产品开发》《天麻中蛋白质调控天麻主要酚类物质转化和积累机制研究》《利用桑树枝条进行天麻种植的研究》《工厂化培育天麻种球茎的研究》等20余项,解决天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学院坚持产业扶贫要立足长远发展,为提升天麻产量和品质,通过科技提升和增加经济收入,激发农户的内生动力,把文化和科技发展有机融合,提高了农户自身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避免出现脱贫后再返贫的现象。


位于小草坝镇的彝良翠芳天麻种植合作社常年种植天麻500多亩,夏兴书是该合作社的负责人,是一名天麻种植的老手。但是,天麻种植成本高,一旦出现大面积失误,损失就很大。为了帮助合作社解决这个问题,在云南省科技厅“三区”人才项目的支持下,学院组织老师多次到基地进行采样、检测,在天麻种植时期,围绕产量稳定的问题,多次设计思路,考虑整体布局,改变种植方法,并进行实地指导。结合小草坝的气候特征,学院在基地种植选用大麻种,改用大塘种,高投入稳产量,现在合作社天麻种植产量每年能保持稳定,并且亩产比以前提高10%。同时,学院还免费对该合作社种植的天麻品质进行检测,发现其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达0.55%以上,远高于《中国药典》要求的0.25%;巴利森苷类含量高达1.5%以上。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明贵)


审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标签 >> 昭通天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