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营养 开启绥江“十四五”新局

 2021-06-01 23:01  来源:昭通新闻网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在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而实行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方针,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序幕,历经30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发展,我国的城乡经济取得了井喷式的高速增长,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推行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举措。7年多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领导指挥下,党中央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了传统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科技和生态等多领域波澜壮阔的历史性的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取得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党40余年上下求索、艰苦卓绝的改革开放光辉历程和敢于攻坚克难的坚韧品格,不断铸就丰富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要掌握和理解这一伟大精神的形成,首先就要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走过的历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到城市、从沿海向内地、从经济向社会等领域深化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准备及启动阶段 (1978年至1984年)

我们党的“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实践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小岗村率先进行随后推广到全国, 同时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开始。财税体制推行两步“利改税”。 废除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推进阶段(1984年至1992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从农村走向城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日益受到关注,而且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经济改革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央审时度势开展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实践是: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当时城市经济的种种弊端,首指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包括了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入手,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开始实行利改税。中央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理论,是对之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大理论突破。完全突破了计划与市场各分一块的老框架。

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先期目标确立及市场体制构架搭建阶段 (1992年至2003年)

1992年10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后之党的十四大,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 (2003年至2012年)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体改革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五是迈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2012年至今)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开启了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2018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这一议事协调机构正式成立;2018年12月中央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整装再出发勾画了改革发展的美丽新蓝图。

二、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铸就

回顾40余年改革开放,我们经历了从营造改革开放环境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改革的“摸着石头过河”;从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带动内地搞活的“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的“小步慢走”;从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公有制体制外改革向体制内逐步推进的“小步稳走”;从先试验, 后推广, 从点和局部做起, 改革由局部向整体逐步推进的“小步快走”;再到坚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阔步迈进”。40余年孜孜不倦的艰辛探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矢志不渝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无尚荣光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建设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汇集铸就成具有鲜明时代品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革故鼎新、攻坚克难,兼容并蓄、奋勇争先”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洪流,继续滋养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步发展新格局。

40余年改革实践历程有力地证明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成果。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引我们改革开放的航标和灯塔。

40余年的改革开放史是我们党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一场探索史、奋斗史和创新史。自1978年11月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点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迈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革故鼎新、攻坚克难,兼容并蓄、奋勇争先”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从改革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决温饱问题开始,经过艰苦卓绝的改革开放长征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光明征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一次历史大考,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历经五年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后,我们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书写了中国减贫史的伟大奇迹。

三、汲取“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营养,开启“十四五”新局

现在,我们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征程中,豪情满怀开局“十四五”发展的新征程,为民族复兴强基垒土。作为西部地区刚脱贫小县的基层干部,按照省委、省政府为昭通提出的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三个定位”,我们要认真从“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积极面对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战略”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及时摒弃坐在移民搬迁和脱贫攻坚功劳簿上的“夜郎自大”、自我感觉良好的“唯我独尊”、不思进取的“坐井观天”及固步自封的“画地为牢”思想,要深刻领悟并积极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上来,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对昭通发展的“三个定位”新要求,做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开发开放的践行者。

一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树立新发展格局意识、树立区域联动发展意识及主动融入意识。面对新发展格局,一是要及时有力有效组织开展好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县干部和群众中培育开动脑筋加快创新发展的意识,激发强烈的策马扬鞭、奋蹄直追的强大内生动力,形成全县上下思发展谋发展的强大思想共识。二是及时组织开展县情再摸底和发展定位再分析,把我们的区位和地域特点、市场要素、资源环境、人才科技和交通基础等情况盘清楚弄明白,准确分析发展优势和短板,把“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定位搞精准。三是布局“绥江、水富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围绕“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区块联动发展为核心,把集中民智民意把绥江县“十四五”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特色康养旅游产业等骨干产业和交通、物流、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和文化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发展思路及具体路径研究规划做详实,把项目规划立项搞清晰,形成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更好发展的规划布局。

二要弘扬“革故鼎新、攻坚克难”精神。围绕县域经济全面改革开放的大局及时进行服务型政务的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在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物流、土地等市场要素配置中的体制和机制性弊端,尽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服务优商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和绿色商业经济的新格局。一是敢于开拓创新,打破现有固化机制进行产业开发要素重组,形成集效优势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通过“产、学、研”的招引开发结合,引进建设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型的绿色食品、绿色建材加工和绿色工业制造及绿色化工骨干龙头企业,高起点规划和建设“绿色创业园”。二是在搭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平台”上要有新创举。要依托地方自然山水和传统文化及手工艺制作业,按照县委提出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总目标,以系统规划、立体布局和高起点建设的维度,精致布局“康乐养生园” 和“文化创意园”,引进和挖掘培育一批具有地域标识的绿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三要弘扬“兼容并蓄、奋勇争先” 精神。树牢“走出去,请进来”的兼容并蓄思维,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滇东北及川南经济区的产业规划布局中,去寻求绥江县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产业链分工配套发展的关联性切入口,主动对接各科研院所,建立并加强近与水富、宜宾、屏山、马边、永善、雷波市(县),远与中山等对口协作发达地区及重庆、成都和省内各州(市)进行深度区域合作联动发展会商机制,主动参与滇东北和川南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分工,以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进行全面合作和融入,并建立在交通、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修复、物流、信息和产业链共创共荣共享的发展机制。用更加有力的改革开放举措和开发发展力度,以绿色经济的大开放大开发,实现绥江县经济从全市触底到“十四五”快速强力反弹正向超越的目标 ,做全市生态保护修复和开发开放的先行者。

(中共绥江县委政策研究室 黄邦林)

审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秦勇
责任编辑:陈忠华
标签 >> 改革开放 十四五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