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昭通答卷:185.0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2021-03-01 20:58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昭通考察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群众得实惠。”6年来,昭通市各级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历史挑战、最大的发展机遇,努力闯出了一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倒逼产业形态、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创新突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昭通路径”。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全市185.0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昭通这个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攻坚压力最大的地级市,高质量交出了脱贫攻坚“昭通答卷”,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变成历史记忆,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易地搬迁斩断穷根 进城入镇一步跨越

近年来,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啃下脱贫攻坚“最硬骨头”的铁齿铜牙和决战脱贫攻坚、促进跨越发展最有效、最有力、最根本的举措。“十三五”期间,昭通累计搬迁8.26万户35.4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6.6%,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前5位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昭通就占了3个。

昭阳区靖安镇的周崇芬家里3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和她自己一年6000元左右的医药费只能靠丈夫一人外出务工获得。2020年3月,周崇芬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到靖安新区后,经靖安新区劳动力转移中心推荐岗位,周崇芬于当年4月开始在靖安新区电子厂务工,月工资2000元左右。 周崇芬感动地说:“政府免费给我们住新房子,帮我找到务工岗位,解决了家里的大难题,感谢党,感谢政府!”

2018年以来,昭通定位于“不是为搬而搬”,而是围绕“改变人”而搬,结合市情,确定了“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进城入镇进厂上楼、集中安置、跨县搬迁”的安置思路,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变化。

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山村一步跨越到城镇。全市进城入镇安置比例达70.8%,城区安置比例更是高达92%,其中,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有9个。同步建成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机构、35个警务室、44个便民服务中心、48个“一水两污”等配套项目,完善绿化亮化、市政道路、文化活动场所等服务设施,就医、就学得到了就近保障,确保搬迁群众公平享受城镇公共资源。

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通过在800人以上的30个安置区(点)建立就业创业工作站,全市建立了高度组织化转移就业联系机制,做好“订单式”技能培训和“点对点”就业服务,全力推动外输转移就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建设9109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竹笋加工、电子元件、箱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46家;依托45万平方米配套商铺、规划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商业服务圈,鼓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创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91184个,就业171916个,就业率89.92%。

思想认识、身份转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变成了市民。以“爱心超市积分”为激励机制,探索创新“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群众自治”的社区治理“昭通办法”。在30个8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共成立111个党组织,组建44个社区,配备社区干部537人,设置楼栋长827人;建立“街道+社区+片区+楼栋+住户”的“五级”社区治理网格,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疫情防控“零病例”。同时,积极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教育引导及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有效促进搬迁群众在观念意识、行为习惯上的巨大转变和“思想、情感、工作”上的3个认同,实现了社区融入“加速度”。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昭通各级领导干部勠力同心,走出了一条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过程最艰辛但成效最明显、群众最满意的“昭通路径”,跑出了平均每天脱贫1000人的“昭通速度”,锤炼了为民务实、实干求真的“昭通作风”,形成了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脱贫攻坚“昭通精神”。如今的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矗立在昭通大地上的新地标,成为昭通脱贫攻坚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志性工程。

山海相拥情深远 携手共筑小康梦

昭通市与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相隔千里,但山水相近,人缘相亲,扶贫协作之花多彩绽放。2016年以来,东西部对口帮扶按照“昭通所需,东莞、中山所能”的原则,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发展理念,脱贫攻坚全面发力,谱写了携手攻坚战贫困、并肩共筑小康梦的壮丽篇章。

2018年,东莞教师陈国志开始了在昭阳区第二中学的支教生活,主动承担了艺考音乐生的声乐和钢琴两门专业课程。2019年,在他辛勤的付出下,区二中的艺术科目高考成绩得到飞跃性的提升,他带的6个音乐高考生,专业课全部超过本科线,文化课成绩有4个超过本科线,顺利地进入理想大学。同时,大幅度地提升了区二中的高考升学率,为学校的教育及公众形象增光添彩。

坚持把“昭通的事情当成东莞的事情来办”,这是东莞帮扶昭通的铮铮誓言。东莞结对帮扶昭通6个县(区)贫困人口82.18万人、贫困村874个。2016年以来,东莞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2.68亿元,落实社会帮扶资金5.73亿元;引导推动95个产业项目落地昭通,实际投资34.37亿元;累计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32万人,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1.18亿元;累计派出教育、卫生、社工等支援人才383人。“全链条、体系性、造血式”的结对帮扶是东莞的亮点,以“三部曲”移植电子产业集群,从引进单个电子企业到引进11家关联度高、能够实现联动发展的电子企业,初步形成以电子代工类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协助昭通市县两级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眼科、儿科、ICU等,填补昭通多项医疗空白,带动治疗体系的建立;推动“穷孩子”蝶变为“富技工”,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7年至2020年,东莞投入专项职业教育资金总额2.98亿元,帮助5701名困难学生到东莞就读职业学校;在卯家湾易地搬迁安置区探索“5个有”东莞经验,扶持共建扶贫车间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卯家湾安置区东莞小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推动东莞市人民医院等东莞最好的医院与鲁甸县人民医院进行结对共建、派出社工督导开展社会服务等工作、扶持建立莞鲁康园中心;坚持捐赠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物资与引进企业“两手抓”,捐赠了物资及资金486.93万元,投资云南天宇医疗器械项目,填补了昭通医疗器械生产的空白。疫情防控期间,东莞协助帮扶县(区)“点对点”输送到广东等东部地区专车216车次、专列21车次、包机1架次,协助15687名昭通籍员工返粤复工,实现员工“从家门直接到厂门”。

中山市博爱医院心血管病学博士吴志坚在支医一年的时间里,通过讲课、病例讨论等提升帮扶医院医师的业务能力,提升盐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水平。2020年6月,中山市捐资600余万元建设的盐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介入手术室正式启用,填补了盐津县人民医院的技术空白,对盐津县心血管急诊救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事介入诊疗的医师,最大的危害来自于放射性辐射带来的身体损害,但吴志坚说:“对从事心脏介入诊疗的医务工作者来说,病患对健康的向往,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标。面对放射性损害,必须义无反顾;面对救死扶伤,责无旁贷。”他为绥江县、盐津县的医疗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引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让心血管急症患病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看好病”,圆了健康梦。

像吴志坚这样从中山到昭通来支援帮扶的专业人才还有很多。2019年,中山市对口帮扶的昭通4个县,已经全部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5年来,中山市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域的多个“第一”。在广东省率先推动对口帮扶4个县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在全国率先实行“组团式”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率先实现对口帮扶县、县级学校、医院和182个深度贫困村“四个结对帮扶全覆盖”,率先打造云南省首个“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东西部扶贫产业合作项目,率先建成云南省首个县域内整体“120”院前急救体系,建立昭通市首个县域内设立博士专家工作站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室,率先创立广东省内首个“扶贫盒子”项目——可“溯源”的扶贫产品自助售卖机器。中山市为创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仅有效巩固拓展了对口帮扶4个县的脱贫攻坚成果,也为衔接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年来,中山市向昭通选派各类人才483人,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92亿元,引进43个产业项目落户昭通,援建产业园区6个,建设扶贫车间31个,实际完成投资26.84亿元,采购和销售昭通农特产品6.19亿元;招收2894名昭通籍学生到广东免费就读职业学校,帮助31763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2020年,中山做到进一步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质量,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保持干部人才选派力度,填补了医疗领域等41项技术空白;加强劳务协作,创新“共享员工”模式,加大稳岗奖补力度;加强产业合作,重点建设了大关县筇竹(扶贫)产业示范园、大关县高原特色农业加工聚集区和盐津县绿源食品工业园,配套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将优势资源转变为优势产业;加强消费扶贫,打造消费扶贫专区3个、消费扶贫专馆8家,举办8场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及推动扶贫产品 “十个进”等方式,拉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5万多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奋力开创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全市干部群众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创新实践“133”工作思路,选派4592名驻村工作队员、624名驻村督导员充实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全市6.37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围绕“扶持谁”“怎么扶”“怎么退”“退出后怎么办”4个重点,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纵向扣好“四粒扣子”;通过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做好“四篇文章”、打好“五大战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2017年以来,全市8.26万户35.47万搬迁群众迁入新居,建成以靖安、卯家湾两个全国第一、第二的大型跨县易地扶贫搬迁为代表的69个进城入镇集中安置区(点),同步配套的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建成投用,8万亩产业基地、9109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45万平方米配套商业设施基本建成运营,140.81万亩“三块地”盘活利用117.44 万亩,以网格化为支撑的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高效运转,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一步实现由贫困山区到现代城镇、由传统农民到城镇市民和产业工人的直过式跨越。

突出做好产业培育文章,充分发挥海昇集团10万亩高标准苹果示范园的标杆引领作用,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近8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8个县(市、区)高标准、规范化规划建设的600万亩竹产业基地已建成450万亩、投产177.8万亩;以5万亩“洋芋帝国”和10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为带动,250万亩马铃薯正实现“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蜕变,昭通荣获“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称号。

坚持把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推动劳动力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地转移就业。全市305.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1.95%,104.55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87%,13.74万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点对点、一站式”输出20.09万人,占全省的32.3%,五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按照“以房找人、以户对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要求,新建和改造农村住房55.89万户,农村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并重,215.4万人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自来水普及率达94%;累计硬化农村公路1.86万公里,建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5万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通硬化路、通客运、网购物流全覆盖;全面推进“改薄”工程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14.35万名“两后生”通过就读职业教育学校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贫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推动城乡环境大改善、群众面貌大提升、整体形象大改观,全市2.77万个干净整洁型村庄建设实现全覆盖,11857个自然村基本达到一档村庄8条标准,广大农村群众既摘掉了“穷帽子”,更提振了精气神。

强化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的高度组织化,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面推行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累计创建达标党支部11624个,整顿提升12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筑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的战斗堡垒;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乌蒙铁军”,坚持以“四个敢不敢、善不善”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敢想敢干敢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着力在脱贫攻坚中锤炼一支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甘于奉献、奋勇攻坚的乌蒙铁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道:“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昭通600多万干部群众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上下齐心,接续奋斗,在乌蒙大地写下新的篇章!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允琪/文 本版照片来自《昭通日报》图视库资料)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陈忠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陈忠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