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竹产业助力摘贫帽

 2020-12-14 11:43  来源:昭通新闻网

11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文通知,批准镇雄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镇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认为,全县170余万人口中拥有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镇雄,能克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等困难,如期达到脱贫摘帽条件,竹产业解决了13万余人收入问题,功高至伟、不可抹灭。

围绕镇雄竹产业如何发展壮大、助力脱贫,笔者作了深入采访和探索。

科学布局,梯次发展。曾经在镇雄一家独大的烟草产业生产规模受控以后,镇雄县一直在思考培育一个新兴支柱产业。镇雄县一位资深扶贫干部认为,竹产业作为助力深度贫困县——镇雄脱贫攻坚“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历经了近20年的艰辛孕育和阵痛分娩及茁壮成长,是镇雄县深入实施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科学产物。

据镇雄县林草局高级工程师王宁介绍,从2002年云南省林业厅挂钩扶贫杉树乡开始种竹至今,镇雄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竹,笋用为主,笋材结合,综合利用”及“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示范带动”的原则,科学规划,梯次发展,不断改造低效竹林、强化现代竹产业示范引领、推进竹产业专业化升级发展,着力打造以“两线”(花山乡到赤水源镇、场坝镇到以古镇)“两园”(杉树乡、碗厂镇,以古镇、场坝镇)为构架,以方竹、筇竹为主流的竹产业基地65万亩,创建10家竹笋经营企业,“云笋”线上线下畅销全国乃至国外,整个产业培育已初现雏形。

2002年,云南省林业厅在杉树乡挂钩扶贫,根据镇雄的地理位置、海拔、气温、湿度和原始竹优质品种,确定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先后在杉树乡的杉树村、细沙河村和碗厂镇的官房村大力发展方竹、筇竹等笋竹产业,并带动花山、罗坎,五德、牛场等乡镇大力发展竹产业,截至2009年底,全县竹林面积已达6.5万亩。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绿色时报等14家主流媒体先后采访了该县的竹产业,杉树乡细沙河村也因竹产业被国家8部委联合表彰为“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村”,为镇雄发展竹产业提供了示范样板。

2009年底,镇雄县委、县政府成立镇雄县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林业等相关部门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决定每年财政预算安排1500万元资金,重点发展核桃、木漆、竹子三大产业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县竹林面积达21万亩,有竹笋加工企业3家。

2016年以来,镇雄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制定“1+3+N”的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一县一业”计划,着手创建竹产业强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县级产业扶贫资金,总共投入13397万多元,一是对59432.8亩低效笋用竹林进行提质改造,二是对新种植的82251.4亩幼竹林进行除草扩塘、施肥和盖膜,三是完成林产业抚育241896亩,在竹子基地建设营林生产管护道416.3公里,管护房40间,有效推动了全县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竹产业正在成为竹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

据镇雄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0年9月,全县年鲜笋产量突破了10000吨,笋总产值实现9000多万元;竹材产量800吨,实现产值320万元。年鲜笋加工能力超过了8000吨,以清水笋、开袋即食笋等为代表的“云笋”品牌已走俏市场,扬名天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镇雄竹产业多年一路走来,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先后帮助居住偏僻、散落山野的3.56万个贫困家庭13.53万名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借力造势,开拓市场。2019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镇雄云笋”精准扶贫广告,于5月13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连续播出,有效提升了镇雄竹产业的品牌效益和综合价值。2019年6月14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财政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电商扶贫行动”第二站走进镇雄,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再现云笋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等工序,宣传推介以“云笋”为代表的明星脱贫产品。直播过程中,县委书记翟玉龙走进央视财经网络直播间为云笋等明星脱贫产品“打call”,当起了云系列产品的“代言人”,向广大网友介绍镇雄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吸引网上订单达到5000余件,价值50余万元,南博会现场销售2.8万元。

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香脆可口、清甜爽嫩的原生态山竹笋,正成为全县脱贫摘帽的助推器。

企业带动,前景可期。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整合力量扩大种植面积,创建加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拓宽营销渠道。截止目前,镇雄县已有竹笋加工经营企业10家。其中,镇雄县黑颈鹤生物开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镇雄县培育的一家以方竹种植和竹笋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已经完成标准化方竹种植基地1万亩,带动杉树、碗厂两个乡镇农户种植方竹10万亩,带动农户2000余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在杉树乡细沙河村投资3655万元建设完成年产3200吨鲜笋全自动标准化生产线一条,解决固定就业65人,临时就业2000余人,固定员工人均年收入3.5万元,临时员工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根据该县“1+3+N”的产业发展思路,到2022年,新建标准化竹产业基地65万亩,实现竹林累计面积100万亩,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亿元;到2025年,竹业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成功打造“方竹之乡”和“云笋”2个国家级品牌产品,最终实现镇雄竹产品沿“一带一路”打入国际市场的目标。

碗厂庆坝村民杨发全说:今年收成还行,我家17亩,收了5700斤,卖了2.5万元左右;同村张廷富抢着说,我家15亩,也有5200近左右,卖了2万多一点......杉树乡细沙河村火山村民组的贺大林说:今年收成不太好,我才有6万元不到一点,白岩村张明辉说他家算好的了,岩上吴远强,他们同村杨邦富和我三人都才只是3、4万元呢....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与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相比,目前镇雄县杉树乡、碗厂镇像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的张江海家样的数千户竹农却是“鱼和熊掌”兼得,不仅居有竹,而且食有肉,并有大笔存款在山上。

(通讯员 吴长宽)

审核: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镇雄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