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高铁时代:老区威信“红色+ ”成无限可能

 2020-08-14 22:4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流动着的人,就是流动着的数据。

对于成贵高铁威信站而言,每天3000人次的旅客发送量,看似很少,但它却带给一个革命老区、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威信无限可能的机遇。


8月7日,站在水田镇石头寨看不远处的鸡鸣三省大峡谷,蓝天白云下,赤水河两岸悬崖陡立,两壁夹一河的奇特景观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果哈峡”。

绝壁栈道、垂直观光电梯、崖壁酒店、玻璃水滑道、无边泳池……这些原本在网络上才能看到的网红旅游景点,是威信一方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信一方公司)在威信县水田镇开发的综合旅游项目。

2019年6月,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威信县委书记肖顺兴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沅勇与东莞焱森集团董事长谢俊勇相识。

东莞焱森集团是在东莞注册的投资公司,投资或参股多个行业,包括旅游、医疗、酒业、码头等,2003年组建旅游事业部。旅游事业部成立以来,先后成功投资开发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利川腾龙洞景区和恩施大峡谷景区、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方山景区。

了解东莞焱森集团的情况后,肖顺兴和李沅勇热情邀请谢俊勇到威信考察投资。几天后,谢俊勇受邀来到威信县。

在扎西会议会址,谢俊勇深入了解扎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据资料记载,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开始向川北进军,渡过赤水河,准备渡长江北上。这时,蒋介石为防止中央红军渡江入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立即调集重兵,企图堵击红军于川江南岸地区。由于敌情的变化,红军改向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云南境内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在红军向扎西地区集结过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水田花房子、石坎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先后召开了3次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在水田镇,谢俊勇考察了水田“三寨一会址一基地一峡谷”。三寨指湾子苗寨、河底彝寨、塆头石寨,一会址指水田会议会址(花房子会议会址)、一基地指龙洞党性教育基地、一峡谷指河底“果哈峡”。2012年,湾子苗寨入选云南省30个最具魅力村寨,同时也是当年云南省唯一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的苗寨;2014年,获“牵手2014中国最美村镇”,同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站在水田镇石头寨,谢俊勇看到了奇特的鸡鸣三省大峡谷。

鸡鸣三省具有山峦环绕、峰耸水秀、深谷林幽的怡人自然特色和天蓝地绿、水碧雾洁的内涵,同时鸡鸣三省绚烂多姿的民族风情所赋予的厚重历史,极大地丰富了鸡鸣三省的内涵和价值。

经过几天考察,威信县独特的资源及地理优势吸引了谢俊勇,他当即决定投资开发威信水田旅游资源。

就在这一段时间,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该方案,按照方案国家文化公园将于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云南正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的15个省(区、市)之一,因为“扎西会议”,威信县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实际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中央的利好政策,加之经过多次对威信县水田镇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谢俊勇认为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从云南省看都是有优势的,具备云南红色旅游典范的条件,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随后的4个月时间,东莞焱森集团旅游事业部核心团队先后派出专业团队十几次来到威信县考察、踩线,完成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威信县水田片区规划(2020-2029)》的编制工作,并注册成立了威信一方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据威信一方公司负责人黄睿介绍,水田镇片区旅游开发项目将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契机,以“鸡鸣三省·激荡果哈”为宣传口号,打出威信县的旅游招牌。一方面,“鸡鸣三省”自身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同时对地理区位和红色文化有具象的指向性;另外一方面,“激荡果哈”所代表的峡谷观光体验更具有情感感召力。

2019年11月13日,威信县人民政府与东莞焱森集团签订了威信县全域旅游水田镇片区旅游开发项目框架协议。

2019年12月,威信一方公司正式启动水田镇片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跟随黄睿走在1.8米宽的栈道上,栈道镶嵌在200多米高的悬崖之间,抬头即是绝壁矗立,低头可见赤水河在高山峡谷间奔腾。

指着远处的山谷,黄睿向记者讲起了绝壁栈道的规划。由游客中心往返河底下村设置栈道,总长度6000米,栈道根据峡谷景观节点,沿崖壁上下错落布置,并在部分路段修建玻璃栈道。威信县部分在崖壁修建,镇雄县部分主要沿谷底修建,由不同视角欣赏峡谷风光。目前,游客服务中心区域正在建筑设计之中,预计8月底动工,绝壁栈道已建设约400米。

水田镇片区项目分二期,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020—2022年,投资1.7亿元,二期工程建设期为2022—2029年,投资8.3亿元。一期工程争取2021年10月完成工程建设,达到接待要求,对外开放试营业。

水田镇片区旅游开发开启了威信县全域旅游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的新征程。

交通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黄睿说,公司之所以在威信县投资,除看好威信优质的旅游资源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威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019年12月16日,成贵高铁宜宾至贵阳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成贵高铁全线通车。这意味昭通市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昔日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山区镇雄、威信两县,如今即已成为滇川黔三省通衢之地。

高铁时代的到来,无疑为迫切需要发展的革命老区威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宜毕、叙威两条高速的建成通车,威信县即将成为昭通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真正成为经济、物流、旅游等意义上的云南东北“大门”。

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听取云南省委工作汇报会上讲话时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为威信赓续好红色基因、开启威信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开成贵高铁线路图,可清晰地看到从成都到贵阳需经过23个站点,线路途经乐山市、犍为县、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而后进入云南境内过威信县、镇雄县最后再进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东至贵阳市,线路全长约632.6公里,时速250公里。

成贵高铁在昭通市境内79公里,途经威信县旧城、罗布、扎西3个乡镇和镇雄县花朗、大湾、以勒、鱼洞、黑树5个乡镇,并在扎西镇、以勒镇设高铁站。现在,镇雄、威信到贵阳只需1个多小时,到成都仅需2小时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成贵高铁沿线途经的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共拥有26个国家5A级景区和386个国家4A级景区,有黄果树瀑布、百里杜鹃、织金洞、扎西会议会址、鸡鸣三省、大雪山原始森林、蜀南竹海、乐山大佛、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条旅游高铁”。

成贵高铁建成后,北部接到西北,南部贯通闽粤赣地区,是国家“八纵八横”最西边的大通道,进一步促进了西南内陆的对外开放格局。

这为祖祖辈辈与贫穷相伴的革命老区威信人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对外交通的提升,威信县文化旅游已经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相较于生态、文化旅游,云南红色旅游发展滞后,其原因是缺乏龙头项目的支撑。

水田片区将是威信县旅游业发展的“发动机”,同时将会成为威信县后来所有旅游项目、产品、产业发展的范例。

8月8日,在威信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朝坤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威信县城中心东北部的扎西老街。

扎西老街始建于1856年,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红军进入扎西老街时已是深冬,十分寒冷,当晚他们并没有惊扰百姓,而是默默地在街边、屋檐下、灶台旁睡下,给威信人民留下良好形象,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老街入口,一块“扎西红色小镇”的石牌立于左侧的入口广场边。走进小镇,一栋栋错落有致、极具地方特色的川南民居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悬挂于街道两旁屋檐下的红色灯笼,营造出小镇的“红”。

沿着新铺的石板路前行,部分商家正开门迎客,扎西记忆、红军酒……营业中的店铺取了一个个极具红色气息的名字。

可查询资料显示,威信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对扎西老街进行改造,并命名为“红色扎西小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打造文旅融合示范点。

截至目前,扎西红色小镇已完成风貌改造24840平方米、小镇区域河道治理及河堤建设200米、街道铺装10440㎡和梯步安装670米、红军街景观绿化4070㎡、拆除置换43户4427㎡、私人房屋风貌改造244户71980㎡等,建成5个旅游厕所及两个停车场。下一步将启动建设灯光美化亮化(核心区6.23公顷)、文化元素及景观节点打造、人脸识别及监控AI识景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市民游客可到此旅游康养,欣赏红色圣地的秀美风光。


扎西红色小镇作为威信县红色旅游的经典名片之一,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威信县“美丽县城”的建设步伐。

2020年5月22日,威信县委书记肖顺兴在中共威信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拥抱高铁时代、乘势聚力奋进,全面开启威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征程》的报告。报告指出,威信将以建美丽县城作为拥抱高铁时代的重要载体,提升县城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品质形象。

在扎西街的一些路段,可以看见,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威信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美丽县城”六张靓丽名片的宣传标语。

这一切,都因为高铁时代的来临。

每一次交通的革命都有围绕其发生的经济革命。一个被边缘化的革命老区县因为高铁与外界发生了更广泛的连接,人流量、物流量、资金流量、技术流量、人才流量等不断涌进,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县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改变。

但是,这种改变应该建立在资源的独特优势上。从这个角度讲,以红色为底,无论是水田片区的旅游开发,还是扎西红色小镇的文旅融合,威信县的资源、交通、市场具有的潜力,促使威信县成为云南旅游的后起之秀,继“红色+旅游”之后,威信将书写未来发展“红色+”的无限可能……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盛芳)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旅游 威信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