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丨我在干溪

 2020-08-04 12: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5年前,单位的挂包联系点从永善县墨翰镇的大寨村调整到了干溪村。

再到干溪,第一个遇到的便是当年在对面荆坪村共事过的钱友明。挂联干溪的5年时间里,我负责的联系户从小干溪到干溪沟,从钱家堡寨子到榨口,再到坳口、上岩口村民小组,前前后后有60户人家。

小干溪,是我随单位“转战”干溪村挂联的第1个村民小组,30多户人家在村委会后边错落有致、依山而居,这里是干溪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到集镇赶场步行半小时就到。虽说挂联帮扶15户,也就是春节慰问、走访、了解生产生活情况而已。

钱家堡,是我到干溪村后的第2站,第一次去钱家堡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虽然我也来自农村,挂联钱家堡之后,我才体会了农村群众生存的艰辛和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脱贫攻坚责任的重大。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第一次到钱家堡、第一次“沉下去”“住下来”,与新认识的“亲戚”在简单而温暖的屋子里,就着墨翰包谷酒,围炉侃谈,那是一份温情的释放,是一次农家生活的体验,是一次艺术生活的积累,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是一次难以忘却的怀念。那份五味杂陈的感受,可以说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财富。

那天,是2016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我和村上的廖支书下队去钱家堡,第一次走那么陡峭的山路,感觉既新鲜又沉重。新鲜的是,钱家堡处处原生态的景致,满山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光鲜;沉重的是,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担子和压力。中午上山时,天上下着绵绵的春雨,山高路远、坡陡路滑。少有走山路的我,跟在廖支书后面,手脚并用、向上攀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爬到钱家堡寨子。钱家堡当时有核定贫困人口15户55人,在家的几户人家走访下来,总体情况大同小异,贫困现状和其他村民小组差不多。有7户都出去打工挣钱去了,有的是早年就举家出去,有在新疆种棉花的,有在江城种茶叶的,有到本县水竹乡种天麻的……留下的8户人家,主要靠种植、家庭养殖,经济林果等。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钱友忆父子、老社长陈顺安外,就是钱友元家,也是我到钱家堡入户的第一家。钱友元放羊没在家,他45岁的妻子丰贵英看上去就是个见过世面的精明人。原来,早几年就外出打过工采摘棉花,家里除了种有核桃、板栗等,还养了大小山羊50只。对于钱家堡来说,从山下空手上一趟山,都得1个小时,要把修房的水泥、沙子等建材运到山上,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运费,远远超过了成本。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大部分人家仍然居住在土墙房子内。离开钱家堡,又沿着那条山路下山往回走。上坡不容易,下坡也难。我在想,要是通过层层的努力,能够短期内解决钱家堡的人行驿道改造,能够配套解决寨子里现有的户间道,能够把寨子环境整治一下,能够指导乡亲们在种植、养殖上科学规范一些,能够引导乡亲们在生活习俗、操家理务上改变一下……钱家堡,就逐步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钱家堡”了。也是那次,认识了钱友忆和他的父亲钱云堂;也就是那次,我有了我的散文《夜宿钱家堡》的经历和感慨。

如今,再上钱家堡,不用再步行爬山了。钱家堡,是干溪村最后一个通村组公路的自然村。2017年1月,祖祖辈辈望眼欲穿的“致富路”终于修通了。山上的乡亲们告别了人背马驮,汽车把生产生活物资运了上去,钱家堡的变化也就应了那句“路通百通”的俗话。

干溪坪,是干溪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分上下坪子,有上下岩口、坳口、涧上4个村民小组,为了方便学生就近上学,原来和村委会大院在一起的干坪小学也搬到了上面,留下的教室成了我们驻村的集体宿舍。2017年11月,我的帮扶对象从榨口村民小组调整到人口相对集中的坳口村民小组,我负责挂联那里的8户人家,同时还有上岩口村民小组的2户人家。

初到坳口时,我帮扶的一户人家依旧住在土木结构D级危房里,是2018年实施农危改的对象。户主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外务工,没有稳定的工种和收入,家里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一家3口人靠低保补助生活,由于家庭成员结构特殊,家境确实比较困难,农危改迟迟落实不了,解决安全住房问题成了坳口的“重点户”,也是后来干溪村被通报的唯一“拖后腿”的一户人家。我和乡政府包村工作组的一线挂联人员小冯一起多次做过工作,请宣传部领导和同事、驻村工作队做过工作,包村领导和村上的支书、主任做过工作,请户主的亲戚、朋友上门做工作,谈过帮建、加固、重建,始终都落实不了,按当时的感觉就是有点“黔驴技穷”,以至于成了当时“农危改”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2019年春节前夕,得知户主回家过春节,我再次约请宣传部和村上的领导、一线挂联人员,专程上门拜访,交心谈心、解疑释惑、以情感人。同时,帮助户主协调解决务工、就业等困难和问题,解开了户主爷爷、奶奶的心结,同意想办法自建安居住房。之后,大家积极想办法,帮助想办法筹措资金,协调砂石、钢筋、水泥等建材,便破土动工了。回想起来,当初的说服工作虽然艰难,但看到户主年迈的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看到宽敞明亮的新家,听到其爷爷、奶奶由衷的话语,心里面除了欣慰更多的则是释然。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部门挂钩、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更实在了,干什么、怎么干、要达到什么目的,目标更明确了,措施越来越具体,“对标对表”有了方向。我们5个人的小部门,也先后派出过两名同事驻村3年,每个人头上都有帮扶任务,结对帮扶干溪村的长坡、榨口、涧上、坳口、上岩口村民小组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要求,最近3年,每月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天驻村入户工作。从那时起,除了参与村上和宣传部统筹做好大面工作外,我的帮扶工作的重点大部分时间都落脚在坳口、上岩口。2019年以来,不再是自己支配工作,而是工作“逼着”自己走,月不分次数,次不计较天数,挂钩帮扶工作便成了“主业”。对照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标准,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吃饭穿衣没有问题,大多数通过“农危改”建了新房或已有安全住房,水电路基本解决,就医就学也有了保障,以种植、家庭养殖为主,劳动力就近或外出务工、就业。他们当中,有1户在2014年已脱贫,有6户2018年已脱贫,两户在2019年实现脱贫,剩余1户也将在今年6月底前脱贫。农危改解决安居问题、产业就业解决稳定增收问题,还有就学就医、人居环境、操家理屋等,解决“六有”、补齐“短板”是自己必须思考做好的硬任务。自掏腰包为自己帮扶的群众买木床钢架床、布艺衣柜、鞋架挂衣架,甚至扫帚、垃圾桶、桌布抹布等;帮助搭灶台厨台、安水管站桩、调试电视信号、指导整理房间、帮助打扫院坝,指导挖厕所装卫生间,为生病的“亲戚”求医问药……时刻把群众当亲人,见面主动打个招呼,顺路主动捎带一程,同吃一顿家常便饭,热心健康冷暖,把家长里短甚至“鸡毛蒜皮”都得挂在心上……就是这样,我和同事们事无巨细,从“一窍不通”做白脸“秀才”,成为无所不能的“万金油”干部。

如今的干溪,与5年前相比,其变化无须赘言,也不需要形容。曾经“没脚”的“水泥”路,变成了平坦整洁的、真正意义上的水泥路,户间道实现了“户户通”,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产业就业拓展了增收的渠道,群众收入也有了支撑和保障,书面意义上的“两不愁三保障”,成了实际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在坳口的上坪子,还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篮球场,农家书屋、农村应急广播等文化设施还将覆盖到这里。村庄的变化与过去相比是“天上地下”,只要有机会去走一走,你也会发出由衷感叹的。

在干溪,我有了许多老熟人;在坳口,我有“记得住”的亲戚和朋友。在干溪,最大的感受就是与群众打交道,走马观花“混不来脸熟”。做群众工作来虚招不行,放不下“干部”架子,就走不进人民群众,只有心向群众脚踏实地做事,才可以和群众越走越近,群众自然是会记住扶贫干部的。

 陈永明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标签 >> 永善 脱贫攻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