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0-08-04 12:41  来源:昭通新闻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多处对用网治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参与国家治理,进一步提高用网水平,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强治网能力,维护良好网络生态,造福国家和人民。

  一、网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工具方法路径

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生产工具,也为解决问题和困难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还成为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种快捷途径和有效手段。

(一)网络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决定》要求:“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互联网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最先进、最现代的前沿科技。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运用,它像电力、通信一样,在全球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军事国防、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作用,就是互联网本身的工具作用。

互联网也像作家手中的笔、医生手中的刀、农民手中的锄一样,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来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工具。当然,网络也就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比如,在平常生活中,需要住酒店,住宿者用身份证一刷,其个人身份信息即时上传到当地派出所。如果是网上在逃人员,警方可以马上将其绳之以法。交通警察通过遍布在大街小巷的高清摄像头,坐在指挥中心就能适时观察道路交通状况,及时对拥堵路段进行疏导,对违法行为进行抓拍。法官庭审时,通过互联网直播,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还能进行生动广泛的普法活动。

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普遍运用,其工具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其效能就越高。因此,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就要最大限度地用好互联网这个重要工具。

(二)网络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特性慢慢地体现了出来,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从最初的工具作用发展到方法论。这里说的方法论,其实就是习近平所指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又诞生了互联网文化。工具——方法——思维——文化,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应用、接受,大致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互联网是在平等、自由、开放的思想文化中发明出来的,所以,互联网天生就有着扁平化、碎片化、自由化、开放性的特性。互联网的这些特性成为了接入互联网的国家,在进行国家治理中必须要研究和考虑的课题。

要管好治好一个国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管好治好自己的公民,在网络时代,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管好治好数量庞大的网民。当以网治网、以网治网民成为一种方法措施的时候,互联网思维就成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当我们在国家治理中,引入了互联网思维方式,借鉴了人工智能的思维模型,那我们的治理当然就能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

(三)网络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快路径。

在现实空间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在虚拟空间中,两点之间网络最短。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互联互通,在互联网这个互联互通的基础应用之上,众多互联网公司依据六度分割理论原理,推出了功能强大的“两微一端”,真正实现了人人互联、事事相通。下一步,随着物联网的建设,以及5G技术的广泛普及,万物互联指日可待。

比如,一些省级组织部门在全省建立了远程系统,在省委组织部就能察看全省每一个村(社区)的上班情况、服务群众的态度和质量。在一些政法、公安系统,还开设了视频接访,让基层群众可以和各层级领导干部面对面交流,直接反映问题、表达诉求。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开通“权威发布”“黑恶举报”“辟谣平台”入口,既发布权威信息,又开展各种辟谣,同时还接受涉黑涉恶线索举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均开通了举报通道,发动群众对身边发现的违法违纪线索及时举报。

我国把互联网这一现代技术引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开辟了一条突破时空界限的“快速通道”,尤其随着5G等新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大大缩小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物理距离,大大降低国家治理中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有效加快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二、网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网络资源同水资源、核资源、天然气资源一样,管得好就能造福人类,管不好就会祸害百姓。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时刻面临互联网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因此,在利用互联网参与国家治理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互联网本身进行治理。

(一)网络治理是网络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作为人类最新、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管是在当下还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互联网在各行业、各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性。但是,互联网本身并非完美无缺,从发明之初到现在,其发展一直伴随着各种“安全漏洞”,需要不断打“补丁”。

天性追求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恰如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如果放任甚至放纵,那就会四处乱窜,既伤害自身又危害社会。如果为烈马套上“笼头”,就能将其驯为“千里马”,既能造福社会,又能健康发展。

曾经一度时期,互联网因为技术原因,导致安全风险增加,因为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种谣言漫天,各种假冒伪劣充斥电商平台。给网民造成了不可信、不可靠的不良影响,这严重影响到了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互联网的发展逐步进入有序发展的状态。但是,网络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推陈出新,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切实做到趋利避害,让互联网既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又更好地健康发展。

(二)网络治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信息化和网络安全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与其他疆域一样,网络空间也须体现国家主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才、技术优势,明目张胆地大搞网络霸权,肆意对他国实施臭名昭著的“棱镜计划”等网络监控、网络攻击,严重危害了他国的国家安全。

多年前,一名美国政客就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 前美国驻华大使、总统候选人洪博培更是叫嚣道“我们要用互联网扳倒中国!”由此可见,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想通过互联网遏制中国的崛起。

(三)网络治理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当今网络时代,网络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安全一旦出问题,电商无法交易、医院无法看病、银行无法存取款、甚至供电系统都可能面临瘫痪。例如,2017年5月12日,一种名为“想哭”的勒索病毒袭击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政府部门、医疗服务、公共交通、邮政、通信和汽车制造业。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却不是真正的网络强国。多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各类网络攻击主要受害国。这些网络攻击行为,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互联网有力地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推向了全球化,也把人类连成了命运共同体,网络安全是人类之福,网络危险是人类之祸。网络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战场。只有用好治好互联网,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申正勇(作者系昭通日报社主任记者,本文系“鲲鹏计划”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与舆论引导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