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夫妻兵”

 2020-07-29 11:01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昭通作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整县摘帽”成为每个县(区)干部职工扛在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峡谷纵横、交通不便的盐津县,多少家庭为能早日脱贫拼搏努力,盐津县教体局的刘冰家庭就是其中之一。

“冰姐这个人精力旺盛得很,干什么都风风火火,充满正能量。”“冰哥对工作可谓是一丝不苟,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冰师能吃苦、能战斗、顾大局”……冰姐、冰哥、冰师其实说的都是盐津县教体局职教办主任刘冰,同事和领导们眼中的她干练豪爽,近3年来,她倾心职业教育,把近5000名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的学生输送到了广东、四川、重庆等地,让学生苦学技能,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教育扶贫梦想,为盐津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除了她心爱的职业教育,自2014年开始,刘冰就加入到了脱贫工作中,2017年由于扶贫工作需要,又挂包盐津豆沙镇银厂村林口村民小组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次谈及她的挂包户,刘冰总是时刻牵挂着,你家的猪仔又该卖了,他家的坝子该平整一下……她始终把挂包工作当做自家的事情来对待,一次次入户走访,一次次找村上反映问题。

“她四处寻医问药,帮我媳妇治好了4年多的皮肤病,又帮助我们贷下了扶贫小额信贷,用来发展养牛,一家人生活有了盼头。”豆沙林口村民小组贫困户程文海说起刘冰对他家的帮助,很感恩。

尽管刘冰把大部分心思花在了工作上,对家庭的照顾往往不够,但她的丈夫徐仕臣依然是最支持她的人,他总说:“职业教育就是最长远的扶贫,只有把学生送去学技术,早日就业才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徐仕臣承担着县水务局最繁重的防汛任务,每年的5月至10月,大部分时间他都蹲守在单位,有时连续一周都回不了家,同时还挂包盐井镇芭蕉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挂包期间,他多次入户走访,积极做通两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如期搬进安置点,他还多次帮助挂包户解决家庭各种纠纷,帮生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住院手续、邮寄物品等。

两人合力胜过“单打独斗”。自从有了挂包任务后,夫妻俩经常互帮互助,刘冰不会开车,徐仕臣就承担起刘冰进村入户工作的义务驾驶员,每次刘冰去挂包村,他们都会顺便给挂包的家庭捎去一些生活用品,去的次数多了,大家都很亲热地叫他俩“刘老师”“徐同志”。

刘冰是老师出身,擅长和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在走访完自己的挂包家庭后,她又抓紧时间和徐仕臣前往芭蕉村入户走访,帮丈夫挂包的家庭收拾家务,认真地给他们宣讲教育扶贫的各种资助政策。

在夫妻俩的互帮互助下,他们的挂包家庭实现了零辍学,帮助8户家庭贷了扶贫小额信贷发展种植、养殖。共为15户家庭送去节假日慰问物品,家庭累计投入挂包扶贫资金达3000余元。

耳濡目染下,扶贫干部的孩子早当家。“爸爸妈妈,你们今天下乡吗?”7岁的儿子背上书包,出门时问道。在得知爸爸妈妈都要下乡后,懂事的儿子就会说:“那我还是自己去食堂吃饭,但防止食堂关门我没饭吃,给我7块钱吃米线吧。”这样的对话在刘冰家里时有传出,作为母亲的她总是感到酸楚,儿子正是长身体的年纪,为了工作,家里经常给儿子备的是方便面,5岁起儿子就能熟练地自己泡面。

有一次,他伏在妈妈耳边悄悄问:“妈妈,老师说父母不在小孩身边的就是留守儿童,那我算不算呢。”刘冰心里难受,但还是告诉儿子困难是暂时的。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夫妻俩都把扶贫工作放在了首位,关键时刻只能舍小家顾大家,2018年8月23日,盐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紧急抽调得力干将补充力量,刘冰被抽中,当时面临儿子马上上小学一年级,指挥部早出晚归的工作根本不可能照顾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特殊时刻,军令如山,夫妻俩决定将儿子托付给熟人照管。

夫妻俩对待工作的态度让在水富云天化上学的女儿更加成熟、懂事,虽然父母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去学校看望她,有时连一年一次的家长会都无法参加,女儿也曾抱怨,觉得爸妈太偏心,把爱都给了穷人家的孩子。但有一次,刘冰发给女儿一张照片,照片里一个和自己同龄的女孩子瘦瘦小小,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女儿理解了扶贫工作的意义,主动要求把自己留在家里的衣物全部送给山区的那些贫困小孩。在姐姐的影响下,弟弟也主动拿出自己的玩具和衣服、鞋子,两个懂事的孩子让夫妻俩内心暖暖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刘冰夫妇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做出了榜样,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团结的、积极向上的!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丹)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