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墨翰再出发

 2020-06-29 10:4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行走在五月的墨石驿大地,山花绚丽、椿香弥漫、生机盎然。昔日走路一身灰、一身泥,如今已是车到门前,村民的石磨换成了电磨,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宽屏高清。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指引下,永善县墨翰乡狠抓基础设施、危房改造、产业培育、美丽乡村等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墨翰乡又名墨石驿,经过5年的努力,全乡10个村(社区)2745户11942人达到户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11%。这样的成果,究竟是怎样实现的?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群众工作就是核心。群众的住房、水电路的改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解决就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群众满意就是最好的答卷。5年来,墨翰乡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脱贫大事当家事, “三支队伍”用真情换真心,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以汗水凝聚民心,用干部辛苦换来群众脱贫。

正午时分,烈日下的富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夏明辉正在帮助大石包村民小组的陈光德一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二维码的扫描,每天“三支队伍”反复地逐一上门服务,这是脱贫攻坚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

群众脱贫,住房安全第一。金竹村14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582人,乡里实施农危改75户、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入镇86户、特困人员集中供养1户、分散供养3户。全乡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08户3474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742户。菁林村279间危旧房拆除后复垦复绿,老百姓在房前院后围上篱笆种蔬菜,一个个微菜园、微花园正在农村迅速兴起。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金白银”的投入是硬道理。5年来,墨翰乡坚持以水电路等老百姓迫切需要的基础建设为核心,投入7600万元,新建村组公路160公里、硬化150公里。兑现大永高速征地拆迁补助5000余万元。建成公路桥6座、人行桥2座,极大方便了乡内群众出行。实施人畜饮水巩固提升工程6批42件,8369名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

2016年3月,南方电网昭通永善供电局配电管理所的周廷勇被派驻到墨翰乡柏林村担任第一书记,钳子、螺丝刀、熔断丝陪着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只需要一个电话,就上门为群众解决难题。现如今,像柏林村一样,乡里家家户户用上了安全网电,全乡农网户表改造5700户,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99%。电磨取代了石磨,原来的黑白电视机已换成宽屏的高清电视机,移动宽带进农户,茶余饭后大家也发发微信和抖音视频。

“在高山一带种黄柏、核桃,河谷一带发展花椒、桃李,灌渠就得先行”。近年来,墨翰乡把农业稳定发展作为根本,实施3年行动计划,改造箐林堰、白水堰等5条灌溉渠,发放贷款528户2365.1万元,为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营商环境的变化引发资本的聚焦,那么“水电能源中心”更加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蜕变。墨翰丰富的水资源蕴藏着2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展机遇,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墨翰乡大胆“筑巢引凤”,几年内吸引了十多亿元的外资,建成高桥、柏香林、箐林、冒河山等电站,装机容量逾15万千瓦,年产值1.15亿元,创税2000余万元。

“墨石驿酒顶呱呱,十人买来十人夸,清泉美酒味道香,神仙也要品一盅”。这是墨翰乡的童谣,乡里每隔几公里就有农民用包谷煮酒,每年上百吨用传统工艺酿造的纯粮白酒成为乌蒙山川闻名的馈赠珍品。

“把资金优先投入到农业科技推广上,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块。”五年来,墨翰乡得到了昭通市科技局等部门的大力帮扶,争取到科技扶持资金430万,聘请北京农学院桂琳、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徐永杰等专家,手把手、面对面为群众传授种养技术,8000亩“地福来”新型藻类生物有机肥耕作基地、100群胡蜂养殖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新动力。

整合村集体经济资源,建起了富民养牛场、干溪标准化冷水养鱼基地,引进云南金江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开发林麝养殖项目,与南林合作社合作养牛,每年每户贫困群众可以分到360元的红利。荆坪村的王万莉“借鸡下蛋”办起了土碱面加工厂,100余名年轻佼佼者返乡创业成为致富能手。

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0个,白谷、安家湾等18个文化广场健身器材样样齐全,清晨老年朋友就开始健身休闲,彩绘奇石点缀的墨翰中学,运动场上学生打着篮球,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洒渔河岸……这些民生福祉的背后是脱贫攻坚的深动实践。

一项一项抓落地,一件一件干到底。墨翰把资源用在保基本、兜底线刀刃上,扎扎实实逐步实现民生所愿、民生所盼。去年,乡里开展技能培训2514人,转移就业11757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55人次,医保参合人数22522人,财政代缴建档立卡贫困户12216人219.89万元,269户583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富民、坪河等1100多名学生如期搬迁上学,当年发放雨露计划补助99万元。“ 孩子上学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今年,在外面打工的龚文把女儿放心送到乡中心校读书。

2019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8353元,增长11.1%。户间道、院坝硬化,卫生厕所建起来,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老百姓的好日子红起来。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勇楫潮头、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整装再出发,踏上振兴乡村的新征程,为建设“秀美墨翰”交出满意答卷。
田 明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健
标签 >> 农业 三农 农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