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老乡多励志:从荒山到“牛场”

 2017-07-09 09:00  来源:

地震过去的700天里,家住鲁甸龙头山镇的青年宗雷,不等,不靠,在龙头山镇的一个小荒坡上建起了牛场,用辛勤和智慧,带动几十名乡亲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地震发生后,宗雷首先想到的是生产自救。随着重建启动,他越来越意识到,未来的日子得用自己双手来创造。走到哪里,他都在留心身边的创业机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头山镇四周都是山。一次路过龙头山镇翠屏青山社的山梁上,宗雷看到有农户在山坡上放牛,他突发奇想,这山梁是荒山,如果建一个养牛场,四周割青草来喂养应该可行,目前原生态牛的市场潜力可大了!

说干就干,他到兽医站询问,到曾经有过养殖经验的亲朋中请教,掌握养牛技术后,他就在山上租了600亩土地干了起来。

万事开头难,随着牛场的建立,规划也在被细化修改完善,土地征用得到镇村两级干部的支持,也得到当地农户的认可。

计划实施需要招兵买马,建设团队。建厂的时候,平时的伙伴也逐步加入,一方面解决了就业,养牛场团队也因平时彼此配合默契,省心不少。

建厂的日子,宗雷头顶烈日,每天在工地上眼睛不眨的盯着,对建厂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牛场随山梁依山势而建。有三个牛棚,可容纳300头牛。每个牛棚按标准配置,都有一个待产房,一个哺育房,一个运动场和一套人工授精设备。草料库房分为青草库房、干草库房、精饲料库房。

龙头山镇兽医站阮忠雄从建厂就跟踪服务,在疾病防治,配种方面为宗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养殖场的人都把他当成场里的一员。

记者了解到,青山社区的100多户人家,因为养牛场的建设,和牛场一起用上了自来水,村民走出家门就有机会找到工作,养牛场最忙的时候每天用工五六十人。养牛场里的废料及牛粪,成了村民种地的肥料。在宗雷的带领下,当地群众在地震后两年间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当前,鲁甸鸿龙养殖场已经成为鲁甸小黄牛养殖规模最大的一家,目前存栏牛有180多头。这座原来的小荒山,现在被人们命名为“牛场”,带头干养殖场的宗雷也被人们赞誉为“播荒牛”。

宗雷表示,养牛场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造品牌。关于牛场发展,宗雷想得很多:要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道路,将牛崽交由农户喂养,养成成品牛再按市价回收,用这种方式帮助周边群众致富;做好养殖的同时,把公司所在的山梁进行美化绿化,变成花园式养牛场;要在牛场种植梨树、桃树,发展饮食服务和观光旅游;附近山上道路蜿蜒,可以办一个山地自行车赛……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国礼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