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苹果树

 2019-07-19 10:32  来源:北纬29°

“农业本身是实践性最强的自然科学,对农业只有认真实践的人才有发言权。树根再好,不栽入土里、不接地气,永远不能成活。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永远不会出专家,纸上谈兵出不了真正的专家。”见到秦梦时,他正在苏家院镇天瑞农业公司苹果基地里,他边给公司技术人员做着拉枝示范边和我说着话。

基地负责人许朝林介绍说:“2016年,公司种植了800亩苹果,一直是秦老师在苹果栽培上指导王明。2018年,苹果产量达250吨,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今年预计产量将达1200吨,预计将实现产值1000万元。天瑞农业公司苹果基地实现了乔化种植早果、优质、丰产的目标。”每次到苹果基地采访,总会无意中听到基地负责人提起秦梦的名字。这片栽培仅4年的果树,苹果挂满了枝头,这就是昭通苹果“牛人”秦梦的“佳作”。

现年45岁的秦梦,1994 年毕业于原昭通农校农学专业,自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昭阳区洒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2014年获高级农艺师职称,今年5月入选昭通市第二批“鲲鹏计划”中青年拔尖人才专项。2017年,秦梦编写的《洒渔苹果栽培技术管理手册》目前已在省内外印发1.5 万册,得到了省内外果农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手册文笔朴实、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昭通首席苹果专家蔡兆翔评价说:“这是从事苹果生产和科技推广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把文章写在丰收的果园里,解决了许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念。”2017年,秦梦主持完成了昭通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昭通苹果发展方向》课题研究。2018年,课题研究报告纳入《昭通市发展改革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为昭通苹果产业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指明了方向。

秦梦是土生土长的洒渔镇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觉得自己本色仍然是一个农民,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每天与泥土和果树打交道,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在果园中度过。他从未系统学过果树栽培专业课程,但他对苹果栽培技术体系却很在行。他常说:“果农是最好的老师,果园是最好的大学,取百家之长,方能自成一体。”2003 年以来,洒渔镇人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种植苹果,秦梦从一点一滴学起把兴趣转移到苹果栽培技术推广及研究上。2012年,他通过不懈努力,开始出研究成果并大量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目前已发表独立完成的论文16篇共4万多字,并整理为《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秦梦论文集》,是昭通第一个整理苹果栽培技术印发论文集的人,目前已印发1万册。2013年,他开始向果农传授技术并逐步得到昭通果农及相关企业的高度认可。2015年,他走出昭通,多次应邀到省农业厅、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和贵州省等地授课和指导。2018年,他创新地提出了昭通苹果高原生态化栽培技术。

秦梦从事苹果栽培技术推广及研究16年了,他是个有事无事都会往苹果地里跑的人。洒渔镇家家户户都种植苹果,秦梦从小看着苹果树长大,心中总想着苹果。他始终认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苹果树是他一生的情结。

说起秦梦对昭通苹果栽培技术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的老校长孙武学曾说,他是西南苹果界的“怪才”;中国最权威土肥专家刘存寿教授说,从他身上理解了高手在民间和自学成材这句话的含义;果农说他是最接地气的苹果专家、昭通苹果“牛人”。

秦梦常说:“西南苹果看昭通,昭通苹果看高原生态化种植”这句话曾被很多人引用。他的指导理念就是“观念决定技术,不是技术决定观念,就技术论技术永远是错误的。”“农业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自然,真正的好果园一定是杂草丛生走在地里像踩在地毯上一样,果实自然上色,叶片和果实生长自然,果实无明显拉长具有品种原有的性状,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用量,追求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的有机结合,这才是今后昭通苹果发展的方向,这才叫原生态化栽培。”

在谈到昭通苹果栽培上,不善言谈的他说,他最喜欢听的一首歌就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要想在苹果研究上有所成就,那就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苹果树,用心用情,那苹果树就会以硕果飘香回报你。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允琪 文/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苹果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