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实现由山里人向城镇人的历史跨越”系列报道之一: 树牢搬迁意识 激活搬迁动能

 2019-06-21 17:47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

自2018年以来,绥江县在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难题,以高度组织化探索总结出易地扶贫搬迁的“绥江实践”经验,实现了由“养不活”的山里人向“能致富”的城镇人的历史跨越。

市委书记杨亚林对绥江县探索总结出的易地扶贫搬迁经验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各地学习借鉴。昭通日报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明贵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十送红军》……拉二胡、吹笛子、唱红歌,每天清晨,这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从绥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兆佳坝福兴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传出。这是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的老人组成的乐队在激情歌唱幸福新生活。

绥江县辖5个镇43个村(社区),总人口 17 万人,其中有贫困村 33 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11399 户 46721 人,贫困发生率达 41.3%。位于大山深处的许多自然村高寒冷凉,常年阴雨绵绵,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当地群众生存环境恶劣。对照易地扶贫搬迁“六类地区”,经过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全县这样的贫困自然村有 66 个,居住农户 2162 户 8207 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 17.5%,“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象十分普遍,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是这部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唯一出路。

2018年是绥江县脱贫摘帽之年,实施8000余人的进城入镇易地集中搬迁,意味着从规划建设起步、锁定对象开始,一年内要建成搬迁入住,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具备群众应搬尽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条件?绥江陷入了两难境地:搬,虽然可以彻底斩断“穷根”,但面临建设成本高、建设任务重、后续管理服务难等严峻挑战;不搬,意味着贫困群众将失去长远致富的最大机遇。

面对艰难抉择,绥江的回答是:必须搬!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绥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个一批”、省委“应搬尽搬”和市委“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发展、群众较满意”的目标要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的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最大历史挑战来抓,提高政治站位,以“挪‘穷窝’、断‘穷根’”“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政治担当和“不把扶贫当负担、誓把扶贫当机遇”的历史责任,下定决心把群众搬出大山,彻底斩断“穷根”。

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思想大讨论,围绕树牢搬迁意识,激活搬迁动能,以“穷窝不挪,枉干扶贫;穷根不断,愧对历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搬不搬、搬多少”变成“必须搬!应搬尽搬”的铿锵誓言。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形成思想共识、坚定决心,誓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中最硬的“骨头”啃掉,坚决把失去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一次性搬入城镇,推动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变革。

群众是搬迁的主体,为了赢得群众“三个认同”,绥江县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全过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好贫困群众的感激党恩引路人、脱贫致富带头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参谋人、文明新风倡导人和家庭成员贴心人,把易地搬迁贫困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

具体工作中,建立镇由县委常委担任第一书记、指挥长,村由县处级领导担任总片区长,干部挂户担任“第一户主”的“一线作战”体系,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县级领导、镇领导、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每天向县委报告工作日程,县级每周调度镇、镇级每周调度村的工作机制,全县形成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攻克易地扶贫搬迁的良好态势。

同时,该县按照“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思路,长远谋划、系统考虑,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随迁户同步、住房建设与各类综合配套同步、人员安置与产业就业支撑同步、硬件建设与建立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同步的原则,规划建设县城兆佳坝、新滩集镇、会仪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安置房总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8.9亿元。此外,绥江县还通过“三轮征询”,坚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同步锁定,采取“一轮动员摸情况、二轮初定签协议、三轮交款选户型”的方式,签订安置、就业、搬新拆旧“三个协议”,精准锁定搬迁对象,有条不紊开展搬迁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工作,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在群众的高度配合下,全县2661户10147人全部实现易地搬迁。

相关评论: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怕“铁齿铜牙”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要闻 绥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