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郑远见:
来源:红色扎西、微昭阳
2018-11-14 10:16截止11月12日,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去年同期提前近20天迎来黑颈鹤“大部队”,目前数量已经突破1024只。这些“高原舞者”将在这里越冬栖息200多天。根据观测对比,今年大山包的黑颈鹤大部队提前集中迅猛抵达越冬地,4天时间突破了1000只,数量较往年同期增加了不少,今年有提前望到达峰值。
10月29日,经过800公里的长途迁徙,从四川若尔盖繁殖地迁徙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先头部队抵达大山包长会口。由于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遇上下雪及大雾天气,直至11月9日天气放晴后,连续4天时间,飞往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了1024只,最多的一天达到509只,已远远突破单日抵达大山包100余只的历史记录。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郑远见:
今天早上我们监测到的是1024只,跟往年同期相比,它来的比较迅猛。数量增长的比较快。在以往的监测惯例当中,如果黑颈鹤数量要突破1000只。时间是在11月底。但是今年,今天早上已经突破了1024只了,这个主要是跟黑颈鹤迁徙的条件有关系,从11月9号开始,大山包就转为晴朗的天气,这个晴朗的天气有利于黑颈鹤迁徙,所以11月9号当天就来了280多只,接着10号我们监测到300多只,11号早上我们就监测到500多只,到今天早上我们就监测到1024只,主要是跟这个迁徙的气候有关系。
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山包地处高寒冷凉山区,平均海拔三千 多米,黑颈鹤野外觅食容易出现食物短缺。为此,在黑颈鹤栖息地核心区,今年又新增加了100余亩的食物源基地,采取只种不收的方式,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供黑颈鹤野外觅食。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郑远见:
大山包从90年建立保护区以后,经过将近30年的保护,它的湿地面积扩大了,生态环境改善了有利于黑颈鹤的觅食活动和栖息,同时我们保护区加大了黑颈鹤保护的宣传力度,当地老百姓现在都知道黑颈鹤是保护动物,能够自觉的参与到保护的队伍中来。我们还建设了几千亩黑颈鹤的食物园基地,这些基地里种植了土豆、燕麦、苦荞,这些基地里面的粮食是只种不收,就是专门种给黑颈鹤吃的,让黑颈鹤回来越冬的时候自由刨食,保护区当时刚刚成立的时候监测到的是200多只,现在是呈几何数的增长,这也是我们保护区最大的一个成绩。
大山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重要越冬栖息地,去年这里的黑颈鹤数量达到了1422只,约占全球总数的六分之一。目前,黑颈鹤仍在陆续迁徙中,预计到11月底可达到峰值。
昭通新闻网文稿校对:白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