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挪穷窝 斩穷根】多举措保障就业,织就幸福馨居幸福生活!

 2018-10-23 10: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 钟怀滴

秋日的昭通浸润着苹果的芬芳,在昭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幸福馨居小区,高楼静立,草木渐黄,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园区里漫步闲谈,偶有妇女带着孩子穿行而过。

走进小区的扶贫车间,靖安乡大坪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英芬坐在缝纫机前,麻利地绕线、穿针,缝制毛绒玩具。她说,自己刚送孩子上学回来,中午才回家做饭,趁空闲做做工。

回忆往事,王英芬无奈地感慨:过去一家人都在农村,三个孩子要上学,老人需要照顾,靠丈夫种地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从没想过还能住这么好的房子。她说,现在不仅搬进城,住上了电梯房,政府还安排孩子在附近上学,丈夫在城里做活。自己因为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就在闲暇时到扶贫车间做些计件的手工活,一个月赚一千元左右的生活费不成问题。

与王英芬家一样,靖安乡碧海村的陈启贵家于2017年11月也搬进了幸福馨居。一百二十五平米左右的房子,宽敞而整洁。明晃晃的吊灯悬挂在屋顶,墙上框着五六幅精美的十字绣,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

陈启贵说,靖安老家常年烟雾笼罩,在家种地广种薄收,一家五口完全是靠天吃饭,入不敷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他过去生活真实写照。加上交通闭塞,修房成本高,陈启贵家迟迟不能脱贫。然而现在,不仅搬进城,有补贴,交通便利,务工方便,买了家具就能入住。

“生活样样都好了,就盼着把三个娃娃供上大学,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将来工作了也可以让我们享享福。”想起未来的生活,陈启贵乐开了花。他说,搬进幸福馨居以后,小区扶贫工作站组织了就业培训,夫妻俩成了“双职工”,自己在小区物业上班,妻子在附近工业园区的乔治白校服服装厂上班,两个人一个月至少五千多元的收入。

昭阳区易地办幸福馨居小区工作站站长宋明望介绍,幸福馨居小区共安置昭阳区苏家院、靖安、洒渔、炎山、田坝等5个乡(镇)5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77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群众较满意”的要求,他们组织开展电工、保洁、钢筋工等培训,通过与东莞、中山劳务公司合作,或是依托附近省级昭阳工业园区,统筹园区企业、单位物管等多种方式,保障搬迁群众就业。同时,引进浙江安泰玩具厂,建立扶贫车间。灵活多变的就业方式,解放了部分因带小孩、照顾老人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目前,迁入幸福馨居的贫困群众劳动力总数为905人,现已就业824人,就业率达91%。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