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县盐井村以“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2018-09-07 10:50  来源:昭通新闻网

(通讯员 杨长亲 )自“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开展以来,水富县太平镇盐井村就多渠道多载体持续深入推进,以“软实力”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教育引导促转变。新形式下意识形态工作不再是机关单位或党员干部的专属,在农村发展中也同等重要不可缺少。因此,盐井村始终把“改陋习、树新风、促和谐”“立志气、懂感恩、助发展”教育,引领群众争做新时代新村民放在工作之首,多渠道多载体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一是利用村组干部会、支部党员会、村民小组会、民情恳谈会、院坝会等大小会议宣讲改革开放成果、“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和脱贫攻坚实效。宣讲干部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实施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成果来感化村民:从集体生产到土地承包到户并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继续延期30年不变;从上交“皇粮国税”到发放种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草原生态补贴;从梦寐以求的“三转一响”(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录音机)到大冰箱大彩电,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从一村一部手摇电话到一人一个智能手机天南海北“视频聊”;从医疗费用全额自付到“新农合”减免、大病医疗减免;从交书本费、学杂费读书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免费,营养餐、住校生、困难学生补助;养老保险补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从泥巴路通县通镇到硬化公路进村进组,1米宽的人行联户硬化路入户;从四处找水挑水用到安全、卫生、清洁的自来水进家;从昏暗的煤油灯照明到节能灯、LED灯、大小装饰灯点缀敞亮;从茅草房、杈杈房、土墙房、窜架房到框架砖混楼房……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大家听后深受感触。二是利用QQ群、微信群、红色扎西微支部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时传送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事例,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学习、讨论和交流。三是利用“新时代讲习所”、各种文体活动、远程教育播放设备、农家书屋等载体传播正能量、好声音,提高村民素质。四是利用培训班、外出学习考察、村内交流学习等机会学先进学典型,开阔村民视野提升致富技能。

自强感恩助发展。通过“讲、听、学、看、议”等方式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村民的头脑得到了洗涤、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转变,自立、自强、诚信意识得到了树立,感恩报恩之心得到了体现。一是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例如各党支部因地制宜、因时而异联合帮扶单位党支部或单独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领群众对村内3条长达20.9公里硬化公路适时开展保通保洁,使大家有了干净、整洁、畅通的生活、出行环境;党员捐资捐款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引领帮助群众安装人畜饮水管道5700米,破解了群众饮水困难难题;帮助残疾无劳力群众春播秋获玉米和洋芋,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整治规范集镇秩序,解决了集镇“脏、乱、差、拥、堵”问题。二是党员的担当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例如涌现出了“善解群众困难”的县级最美村官郑静;“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在洪流中解救30名受困群众”的“无悔党员”李双材;“不把群众的事办好就不配当村民小组长”的老组长张国安;65岁还在洪灾后“徒手攀绳下桥在激流中排除障碍”的党支部书记曹开富;“在严冬里带领村民修通7公里公路”的“担当党员”吴光会;无偿捐出200平方米价值约30000元(按当地有偿转让价150元/平方米计算)宅基地修建党员活动室的“奉献女党员”税再元。三是村民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得到明显加强。例如涌现出的以罗宾、杨天勇为代表的4户村民书面申请退出贫困和以宋祖林、穆兴元为代表的16户村民书面或口头申请退出低保户的20名普通群众让人竖指点赞;“只手摘掉贫困帽”的残疾贫困户邓多贵和从“混天渡日”一事无成蜕变成勤劳有为的卫生保洁员温兴文等都让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四是诚实守信意识得到明显加强,为和谐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非卡户在家务农村民罗天坤“积极退还‘天降’巨款20000元”,使本小组另外一名同名同姓的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罗天坤及时得到了建房补助;建档立卡户龙明主动送还因家里人记错边界而错掰别人地里的玉米200余斤,让玉米所属主人感慨万分;捡到钱包在原地坐等3小时仍无法寻到失主的村民李前法主动把钱包交到村委会,请求帮助寻找失主,让人感到处处都有好心人。五是村民感恩报恩意识得到明显加强。涌现出了“七旬老人义务清扫道路近十年”的村民郑朝清,全户外出西安务工却捐款10000元助力家乡通组公路硬化建设的“舍得村民”郑伯登和无偿支援贫困户建房材料的企业业主廖翠华等等。

水富县太平镇盐井村把群众思想教育贯穿在工作始终,以人为本、以育为首、以德为根,全方位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转变了群众观念,激发了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有效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水富 价值观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