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馨居”访民情

 2018-04-05 10:16  来源:昭通新闻网

——“百名记者、作家走昭阳”系列活动见闻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 文/图


一排排行道树,绿意盎然;一座座小洋楼,错落有致;青瓦白墙间春光旖旎,门庭小院前流水潺潺。如果不告诉你这里是洒渔镇余家大冲易地搬迁安置点——“思源馨居”,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走进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4月3日,由昭阳区委宣传部、区新闻中心组织的百名记者、作家来到了这个安置点,和群众一起拉家常、访民情,聆听他们喜迁新居后的一串串心声。

丁贵琼:开起小超市,过上好日子

“过去在上边,山高坡陡,生活条件差,要进城买点东西,差不多要走一两个小时。现在搬到新居,交通方便了,所以我就开了这个小超市,一来方便安置小区的群众,二来也给家里增加了收入。挺好的!”一见面,丁贵琼就和记者“唠”上了。

丁贵琼口中说到的“上边”,就是洒渔镇余家大冲自然村。去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辗转来到地处大山深处的余家大冲。当总理走进几户村民家中,看到土坯房四面透风、人畜混住的情景时,神色变得凝重。他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并指出当地政府部门要多渠道筹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加快脱贫攻坚进度。

一年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余家大冲易地搬迁由梦想变为现实。全村99户396名群众喜迁新居。13组的丁桂琼以前在城里打工,搬迁后她嗅到了商机,利用房子的位置优势,率先开起了小超市。“过去,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搬出大山,你看这房子跟小别墅似的,不比城里差嘛!”

和丁贵琼的攀谈中得知,小超市的收入只是她家收入的一部分,除了这些,她每个月还要在镇上附近打一些零工,每天也有七八十块钱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解决余家大冲因距离遥远就医困难、孩子不能就近入学等问题,“思源馨居”在建设之初就将联合卫生所、学校列入规划。随着居住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变,从余家大冲搬下来的群众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

余文巧:只要人勤快,不愁无钱挣

“刚搬下来的时候,确实有点不太习惯,毕竟土地都在山上,当了半辈子庄户人,一下换了另外的生活方式,当时还挺难接受的。”

说话的是“思源馨居”的村民余文巧。她告诉记者,过去家里太穷,自己基本没读什么书,丈夫是村民小组组长,三个孩子都已长大,到了可以做事的年龄。

3月24日,靠近“思源馨居”的“渔洞•名樱庄园”旅游度假区开园仪式和樱花季系列活动启动,推出了“黑白旅游”、“七天旅游”、“四季旅游”等多个项目。景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环卫、安保、服务员、厨师等50多个固定岗位和5000多个零时性岗位。当打听到附近贫困群众可以在景区摆摊的消息后,余文巧显得格外兴奋,但她又为不知道卖什么东西更好而发愁。见她面露难色,记者便给她支招说:“城里人现在都喜欢吃生态绿色食品,别人都在炸洋芋、搞烧烤,你不妨卖一下豆花、荞饭、包谷饭试试呗!”

“是啊,只要人勤快,不愁无钱挣!”被记者这么一点拨,余文巧眼睛一亮,一下来了兴趣。
其实,在围绕“搬后怎么办”的问题上,洒渔镇一直都在积极探索。他们推出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群众参与”两种模式,实现搬迁户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业,通过政府扶持,让搬迁贫困群众养猪、养鸡、养蜂入股专业合作社,做到短能脱贫、长能致富;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集中流转贫困群众的土地,让他们既能够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又可以就近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李家芬:有了好生活,就得懂感恩

 “你们看,当时我就坐在总理旁边”,4月3日中午,“思源馨居”安置小区的大院里,李家芬老人忙不迭地的从家里拿出了李克强总理与村民座谈时的大照片。老人一边指着照片告诉围拢过来的记者,一边兴奋地回忆起当初见到总理时的情景。

“原来的地方土地瘠薄,种不出东西,在上面么穷得很,感谢总理帮我们搬下来,住上了好房子!所以呀,我觉得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给政府添乱!”李家芬说。

其实,何尝不是如此!访贫问苦中,洒渔镇的干部一直都记得李克强总理在余家大冲视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他们按照“住上好房子”又要“过上好日子”总体目标,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问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感恩是一种回报,人一旦没有感恩的心,就如同行尸走肉。” 在脱贫攻坚中,有极少数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事业不理解,不知恩、不感恩,“要我脱贫”和“等靠要”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消除,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当天下午的系列活动,昭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蒋世平还给“思源馨居”的村民做了一场“自强、诚信、感恩”的精彩讲座。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次我们搞的作家、记者走乡村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和老百姓座谈,通过交心谈心,强化对贫困群众的感恩教育,使他们感恩于党和政府在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不丢下一人’的真切关怀,感恩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倾力扶持!”谈及感受,昭阳区委宣传部部长沈洋如是说。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民生 昭阳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