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卖鸡团”老地方老时间昆明开卖

 2017-01-23 10:43  来源:

春节即至,年味越来越浓,春城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到办年货的忙碌身影,各式各样的年货也热销起来。这不,每年春节前从鲁甸赶到昆明来卖鸡的昭通“卖鸡团”最近也来了,这次他们依然在人民西路与海源中路的交叉口“安营扎寨”,直到大年三十才会收市回家。

1公里长鸡市已摆开

1月22日,记者来到人民西路与海源中路交叉口,大大小小的鸡笼已经顺着道路两旁一字排开,有的鸡贩甚至在人行道上搭起了塑料棚,直接将鸡散养在内。鸡鸣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但鸡市规模较往年还是小了不少,曾经从西苑立交桥一直摆到眠山的鸡摊,今年只顺着人民西路与海源路摆放了约1公里左右。

“老板,要买鸡吗?我们卖的可是吃五谷杂粮的正宗昭通土鸡……”上午8时许,来自昭通鲁甸的马武瑞已经起床打扫好鸡笼,开始了一天的叫卖。这个25岁的小伙已经在人民西路上支摊卖鸡9年了,每年他都会在鸡笼中挑选出一只毛色光亮、体型优美的“招牌鸡”为自己的摊位“代言”。

只要看到有人路过,马武瑞就会兴奋地推销自己的“宝贝”,但他仍感觉这两年的生意已经不如以前了。曾经春节前夕要拉500多只鸡到昆明销售,今年却只敢带120只鸡。“除了客流减少的因素外,养鸡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当地人不愿再到昆卖鸡。”马武瑞告诉记者,一只土鸡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长到3公斤左右,而且这个重量不会再根据鸡的食量大小往上增加,尽管平均一公斤能卖80元,但加上食材、运输等费用,算下来不如卖一只土杂鸡赚的多。

腊月廿六生意才会火

上午11时许,马武瑞帮着61岁的姑妈在人行道上生火做饭,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吃住都在路边,而这也是“卖鸡团”多年留下的传统。

在由上百号人组成的“卖鸡团”中,马武瑞是为数不多读过大学的人,为了推销自己的土鸡生意,他不但利用互联网推广产品,还写了一份企划书,打算将这份街边的“小生意”做成“大买卖”。“根据往年的惯例,到农历腊月廿六左右,买鸡的人才会慢慢多起来,今年带来的鸡不多,希望全部都能卖完。”

现场花絮

在马武瑞向路人推销自己的“宝贝”时,一只鸡突然从鸡笼里钻了出来,拍着翅膀就飞到了马路中间,所幸当时过往车辆正在排队等红灯,马武瑞和弟弟便急忙上前抓鸡,两人一前一后,一个哄,一个抓,几个回合下来,才将鸡哄回了鸡笼。

鸡有多“土” 这样分辨

◆外形

昭通土鸡尾巴长,脚杆细,身材苗条,最重也就在3公斤左右,不会超过4公斤。

土杂鸡体型偏大,脚杆粗,即便是喂五谷杂粮,六七个月就能长到4公斤左右。

◆口感

烹饪时,土鸡至少要煮4个小时,且入口不油腻,肉质分层,越嚼越香,甚至有点粘牙的感觉。

土杂鸡吃起来偏油腻,且没有土鸡香。

◆小窍门

散养的鸡经常在田间地头跑,鸡爪上的指甲比较钝,而且肉垫比较厚,有老茧。而养鸡场的鸡脚掌白,指甲尖,鸡膘白,通常煮一会鸡肉就烂了,鸡肉没嚼劲。

(春城晚报记者 张晓橙 实习生 徐敏慧 杨文爽 文 记者 龙宇丹 摄)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