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见新闻 见思想 见导向 ——2016年11月优秀作品述评

 2016-12-26 15:05  来源:

2016年11月12,昭通日报社召开稿件评审委员会,对11月的好稿进行推荐、评审。经评审组反复斟酌、选评,最终评出好稿件5篇。总的来说,11月刊发的好稿数量和质量较10月有所增加,舆论监督有所增强,成为11月稿件的一大亮点。

一、具体获奖作品

王明贵于11月3日和11月22日分别在《昭通日报》第四版刊发的监督报道《污染的村庄在哭泣》《这样的产业不要也罢》;毛立涛于2016年11月24日在《昭通日报》第一版刊发的消息《东莞中山三年三亿元帮扶昭通》;张广玉于2016年11月27日在《昭通日报》第四版刊发的新闻调查《昭通苹果离“金牌”产业有多远?》;张永刚、董超于2016年11月在昭通日报微信刊发的《图解新闻发布会》系列报道。

二、获奖作品点评

监督报道《污染的村庄在哭泣》与《这样的产业不要也罢》,敢于揭露昭通的污染和墓碑危害,既写了现象,也作了分析,有点有面,浑然一体。特点是: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民生,深入采访,揭示现实问题,发出“必须改变现状”的有力导向,引起领导重视;消息《东莞中山三年三亿元帮扶昭通》,以事实说话,有根有据。最大特点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突出了发达地方帮扶异地贫困地区的友爱情结,彰显了时代精神;新闻调查《昭通苹果离“金牌”产业有多远?》,从不同侧面深度分析了昭通苹果种植、销售现状,正面引导读者正确看待这一现象,起到了地方党报舆论引导的较好作用。最大特点:以作风改变文风。有深度,有力度,令人回味。微信系列报道《图解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召开的8场新闻发布会期间,独家制图3篇,以更加简捷、直接的图解方式,解读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内容,强化了党报新媒体的声音,获得较高点赞。最大的特点是:目的明确,行动快速。在形式和内容上,对新媒体的发展作了有益探索,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三、部分入围稿件点评

张广玉、高飞采写的通讯《身残志坚 昭通小伙单臂斩获5块世界金牌》,很有新闻性,写得也较生动,发掘再深一点就更好;马燕编辑的《微山视角》版面,有创意,设计新颖,作为视角版面,再增加一些图片就更好;韩兴国摄影的《稻田养鸭》图片,现场感较强,能吸引人,角度有点订购气息就更好。

昭通日报社优秀作品评委会

2016年11月12日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